春季天气潮湿,细菌容易滋生,正是宝宝呼吸道、肠道疾病多发的季节。四川在线网友“桔梗”近日有些郁闷,自己的孩子由于用药剂量不对,简单的腹泻最终住院两周。对于儿童用药这个话题妈妈们都不陌生,但是妈妈们知道中国儿童专用药品的现状吗?

一、2.2亿儿童,只有60多种儿童专用药

国内现有的3500多个药品制剂品种中,儿童专用的只有60种,比例仅占1.7%。儿童常用处方药中,剂型居多的是注射剂和片剂,而粉末吸入剂、栓剂和糖浆等适合儿童的剂型很有限。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很多的儿童不得不被视为“小大人”,用药靠掰,剂量靠猜。在许多的药品说明书中常常写着“儿童酌减”和 “遵医嘱”等模糊概念,让妈妈们用药时既无奈又发慌。

儿童不是单纯缩小的成人,在生长发育期,许多器官系统没有发育完善,肝、肾的代谢和排毒能力也不如成人,对许多药物的敏感性、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都会明显不同于成人。因此,儿童药需要“量身定制”,可现实却没有为孩子提供这个基础。

“儿童专用药品严重缺乏,已成为困扰儿科医生和整个社会的问题,亟待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今年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

二、国内药企对儿童药提不起兴趣 儿童药研发陷入瓶颈

绝大部分中国药企却对儿童药提不起兴趣,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曾做过调查,中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业生产儿童药的企业只有10余家,有儿童用药生产的也不过30家。全国人大代表、亚宝药业董事长任武贤认为,儿童药研发中存在两大瓶颈。

在很多制药企业眼中,儿童药的研发利润空间小。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开发新药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做临床试验,但新药在投放市场前,必须做临床试验,这对制药人来说是一个困难。二是研究儿童药必须保证安全,毒副作用要小,在成人使用若干年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验证以后,才能投放市场。

“这种情况,就需要有更多专业人才和政策扶持,但现实却刚好相反,”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药械注册与临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红彦说,儿科专业人才太少,专业研发儿童药的就更少。加之药品研发出来后,漫长的审批流程也让许多企业望而生畏。正常情况下,一种药品要排队3~5年等待上市,加上研发和试验时间,整个周期可达十年以上,许多企业等不起。即使成功获批上市,没有完善的政策保障,儿童药依然举步维艰。

三、建议:立法鼓励儿童药研发生产

在儿童用药匮乏情况下,近年来国外代购儿童药备受中国家长追捧,很多国家儿童药品都受到了法律的保护。欧美有专门针对儿童药的立法,日本从经济方面保障儿童药上市,世卫组织还制定了专门针对儿童用药的目录和标准。

但对于中国来说儿童药法规进程才刚刚起步。雷后兴委员表示,国外的这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修订完善。目前最应该马上做的,就是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和专家学者来分析讨论,再形成我国儿童用药监管法规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撰写了《关于加快儿童药品研发缓解儿童用药难的建议》。“我们首先要从供给端进行改变。”张德明建议从国家层面启动儿童药物研发与生产,并通过立法来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保护和保障。同时,要加大对儿童药的扶持,如建立中央财政专项补贴基金,以“兜底”童药研制。出台促进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的国家政策、建立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全国协作网,保障新药的出炉与安全。

小精灵温馨提示:

儿童是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一个国家儿童就医、用药的保障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其文明程度。希望儿童用药监管法规体系能够有新的进展,给孩子多一点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