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曾写过一本书,叫做《我在底层的生活》。这本书真实地呈现了美国社会底层的生存实态,也是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本人的一次低薪阶层生活的真实体验。

为了探求贫穷的真相,她隐姓埋名,断绝和朋友来往,没有借助外界任何帮助,靠着1000美元的积蓄去了不同的城市,先后做过零售、清洁、老人服务等六种工作,最终发现自己陷入一个这样的困局:

因为钱不够,所以得住在偏远的地方来节省房租。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得花费大量时间在·上。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上,所以用于提升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同时为了应付上涨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她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地沦为工作机器,每天重复地做着同样的工作,无力去学习,去提升自己。更可怕的是,不论在哪个地方,做哪种工作,都会陷入这样一个死循环,不管芭芭拉多么努力,都不能换来一个更好的未来。于是心理崩溃,开始选择放弃。.....

尽管我们的社会也会有一些’努力就会有收获,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案例,但芭芭拉。艾伦瑞克的这本书也揭¶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便是有高学历和能力的富人和精英,如果把他们放在一个非常贫困的环境中,也会感到自己束手无策,无法改变自命运的状态。

生活上的苦,耗尽了时间、钱财、精力,很难让人去投入额外的精力和资源去学习或者进一步提升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发展的习得性无力感。

而这种现状越加深,就越会让人从环境找问题(自己的所处的困境难以逾越,环境限制了我的努力等)所以干脆就自暴自弃,开始丧失动力,勉强维持着日复一日劳累奔波的生活。所以,在种情况下,让一个人去努力,去学习,去提升自己听起来确实很残忍。

但是,尽管如此,除了学习,实在是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能够改变现状的方式了,不是吗?你努力一把可能还会有转机,但是不努力你一辈子就真的只能这样了。所以即便生活很辛苦,学习仍然是改变的最好方式。

虽然学习上的苦无法立马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但是价值回报率却是最大的,而生活上的苦除了耗尽体力外,几乎很难带来任何有价值的回报。说到底,学习就是一种延迟满足能力的体现。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就是非常有力的证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设计了一个实验,对象是幼儿园的十名儿童。十名儿童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小房间里,桌子上放着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每个孩子有以下几项选择:

1、马上吃掉零食;

2、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这样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3、孩子们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了不到三分钟就选择放弃,一部分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而另外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就按了铃。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等到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了才吃糖,并且得到了另外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而这部分孩子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不管是个人成就还是社会地位都比前者高。

和芭芭拉·艾伦瑞克的书中所描述的那些底层人员一样,生活上的劳累辛苦虽然在透支体力,但最起码能拿到可见的收益,每个月拿到两三千的薪水,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值得的。而如果去学习(啃一本书,学习一个技能等等),就像实验中设定的需要等待15分钟后才能获得奖励一样,需要额外付出时间成本和脑力成本,况且读一本书带来的收益也不可控,即使可以预见但也不能马上得到。

为了满足当下,所以有些人更愿意牺牲肉体痛苦换来即时的感官享受,也不愿意忽视当下的痛苦去换取一个更有潜力的未来。这和孩子的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很多孩子将学习,阅读这类需要投入时间成本,低回馈的智力活动当做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所以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厌学,旷课,甚至小小年纪宁愿去打工也不愿去学习的现象。

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迫于生计,不得不辛苦奔波维持生活,但如果还能拿出决心和毅力去寻找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吃一些学习上的‘苦’,我相信他一定会比那些得过且过,丧失动力的人过的更好,至少在精神世界上更丰富。

而且说不定,在某一天某个恰当的时机,他为学习和提升自我所付出的时间的辛苦,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新的可能性,从而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对学习读书充满着困惑和厌恶,那么请告诉他,如果你不是那个3岁识谱5岁编曲18岁打NBA的奇才,那么好好读书将是你最好的出·,绝无他·!

而如果他不听,那就带他去工地上搬一个月的钢筋和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