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中,常常遇到孩子在小的时候抱怨看不清,家长却认为是近视,然后并不放在心上,等孩子大了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原来是弱视,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追悔莫及。今天为我们科普什么是弱视?造成弱视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么发现弱视症状?

什么是弱视?

简单地讲,就是孩子在没有眼部其他疾病的前提下,配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仍然达不到正常范围。

我们的视力也跟身高一样,并不是一出生视力就能够达到1.0。视力要“生长”,就需要“营养”。我们视力“生长”的营养是外界光线和清晰物像的刺激,如果在孩子视力“生长”的关键期,我们不能给他足够的“营养”,那他的视力就不能正常发育。如同身高一样,错过了生长发育时期,给他再多“营养”,视力也是“生长”不起来的。

造成弱视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视力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还有“屈光参差”,也就是两只眼睛度数相差很大。以上两个因素是弱视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他还有高度屈光不正——高度远视和散光;行觉剥夺,比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

怎么发现弱视症状?

弱视的最佳治疗年龄是在3岁以前,因为这是我们视力发育的最关键时间。在3岁以前治疗弱视往往效果良好,甚至视力可以达到正常标准;超过6-7岁的弱视,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所以,弱视强调早发现、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斗鸡眼”,是不是喜欢歪着头看东西,有没有走·容易摔跤;拿孩子喜欢的玩具左右移动,观察孩子眼睛会不会跟着移动;也可以用东西尝试遮盖孩子一只眼,如果遮住一只眼时,孩子表现出明显厌恶或者苦恼的不良情绪,那么没遮盖的眼可能会是弱视。

如果有以上情况,家长应该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果当地医生说孩子太小没法检查,那就带孩子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对于很小的小孩,眼科专家也发明了评估病情的方法。另外,如果没有上述情况,我们也建议家长在孩子3岁前带他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眼健康检查,排查弱视和其他眼部疾病,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