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般规律和年龄特点研究

在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问题上,有关的教科书历来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似乎表演游戏是“不教不会”的。为了解幼儿独立开展表演游戏的能力与年龄特点,为教师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依据,我们采用自然观察法,进行了关于中、大班(4-6岁)幼儿独立开展表演游戏年龄特点的研究。被试62人(其中大班30人,中班32人,男女各半),采取随机抽样配组的方法,让幼儿四五人为一组,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在表演游戏区游戏,并用摄像机记录幼儿活动的情况。每次游戏时间为30分钟。下面我们介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一、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

(一)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

根据行为目的程度的不同,可将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行为分为目的性角色行为与嬉戏性角色行为。目的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扮演角色,认真再现故事。嬉戏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扮演角色,嬉戏打闹,他们玩的内容可能与故事内容有关也可能无关。这两类行为在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变化趋势,那就是随着游戏过程的展开和时间的延续,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中、大班幼儿目的性角色行为在第一轮观察中分别占54、87,在第二轮则分别降至40、65,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多(中、大班幼儿嬉戏性角色行为在第一轮观察中分别占46、13,在第二轮则分别增至60、31。

已有研究表明,从特殊性探究到多样性探究是游戏活动所要经历的发展过程。这种规律体现在表演游戏活动中,就是在表演游戏的最初阶段,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及情节的表现,因而目的性角色行为较多;随着游戏时间的延续,幼儿感兴趣的东西逐渐增多,例如,出现与角色相关但与故事内容联系不甚紧密的行为———狼追打小猪、小猪吃狼肉、小动物们打逗狐狸等。或者,幼儿不满足于原来的故事情节,而对情节进行任意的发挥和改编———狼一遍遍地撞房子,小动物们追打狐狸的时间增长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嬉戏性角色行为,也是多样性探究的结果。要使幼儿的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度向目的性角色行为发展,并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需要教师适时的介入和指导。

(二)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

我们可以把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分为三种:被动性表现(幼儿需要他人的提示、告知才能扮演角色或表现提前不合时宜)、一般性表现(幼儿说话语气平淡,表情单调)、生动性表现(幼儿能够逼真形象地扮演角色,他们能用夸张但适宜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等去表现角色)。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