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弓颗粒性的概念。通常对快弓效果的要求是:发音清晰饱满、干净利索、时值均等、换弦换把不露痕迹,要具有颗粒性。清晰饱满,是指擦弦紧,有力度,发音结实而不虚飘;干净利索,是指两手配合密切,不拖泥带水;时值均等与不露痕迹,是指对运弓擦弦距离的控制及左手的技术要求。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材都是这样讲的。但这些提法还不足以形象的表明快弓的本质特征,于是,后来便出现了“颗粒性”的提法。虽然目前尚未见到对快弓颗粒性的明确定义,但颗粒性的提法却反映了快弓的本质特征。顾名思义,所谓颗粒性,即快弓的发音,每个音符都像“颗粒”一样,一颗颗、一粒粒似的结实、清楚、利落,而且每一粒的大小都一样。这一形象的说法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快弓的音型特征,因此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也得到了二胡专家们的认同。许多专家都把颗粒性写进了教材,并把具有颗粒性作为快弓的技术要求,许多人还把有无颗粒性作为衡量快弓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志。由于笔者手头的资料不全,暂时还无法对颗粒性提法的最早出处进行查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颗粒性的深入讨论。基于上述的分析,笔者以为对快弓颗粒性的概念,是否可以这样来界定:颗粒性是对快弓质感的一种形象的描述,反映了快弓的音型特征,是衡量高质量快弓的一个标志。

2、快弓颗粒性的特征。快弓的颗粒感。颗粒感不是一种定量的硬指标,而是定性的主观感受。弹拨乐器,例如琵琶的乐音,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击打乐器,例如扬琴的乐音,如崩豆跳荡。它们都具有明显的颗粒性。但是把颗粒性运用到二胡的快弓上来,就有了区别于其他乐器的特殊含意,此颗粒非彼颗粒也。弹拨乐、击打乐的颗粒性,是弹出来的、打出来的;二胡的颗粒性是拉出来的,是弓弦摩擦出来的。弹拨、击打乐器的颗粒感是单体的小颗粒,两个音符之间是断开的,其声音的特征呈点状,波形是尖柱状形。而二胡快弓的颗粒感是连续的块状颗粒,首尾是相连接的。其乐音即不是球状,也不是枣核状,而是一条线段,两个乐音之间是线段与线段的紧密连接。即使极快速的快弓听起来像点状,但把它放大,仍然是更小的线段。因为快弓乐音的形成是靠弓毛摩擦琴弦的时间和距离,虽然弓毛在琴弦上的走距不足1厘米,但它也是线段而不是一个点。既然快弓是线段与线段之间的连接,为什么还要强调颗粒感呢?这就是快弓颗粒性开创者的高明之处。用颗粒之感来突出快弓的质感,要把快弓短促的线段,演奏成块状大颗粒的感觉。块状的大颗粒之间的衔接不允许有空隙,要做到天衣无缝,以此来提升快弓的高水平、高质量。这是弓弦乐器二胡所独有的特点,这也是快弓与跳弓的区别。快弓的质感。质感是用艺术手段来表现不同物质的特质。绘画使用颜色,摄影使用光的层次来表现物质的质感。它们都是视觉艺术。而二胡是听觉艺术,是用声音来表达乐曲的情感和境界。为加深对快弓特点的讨论,笔者引入质感这一概念,来表达二胡快弓声音的特质。二胡乐音的质感,要靠不同的技法来表现。快弓声音的质感,要用快弓技法去展现。而快弓的质感是以颗粒性为本质特征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乐音的颗粒性,是快弓质感的内在特征,也是快弓质感的核心。颗粒性表达了快弓音质的特性,每个音符像颗粒那样坚硬,饱满,明快。借此说明快弓声音的质地是密而不虚,硬而不粘,刚而不柔,明而不涩。这是快弓在听觉上给人的一种感受。

第二,时值的均衡性,是快弓质感的外在特征。快弓奏出的音符,是快弓的技术产品。时值的均等,是快弓产品规范性、一致性的特点。它是靠左右手对动作时间严格的控制来实现的。不管音程的高低,无论声音的粗细,每个音符的长短必须保持整齐划一,时值均等,让人听起来感到快弓的组织是严密的,整洁的,是训练有素的,快弓的每个产品都是符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