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儿童用药安全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触动着无数家长的神经。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为了解儿童用药习惯及潜在风险,5月5日,王老吉药业联合国家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共同启动“三公仔·爱子有方----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项目,将在全国十多个城市进行2000份样本的调查,并将发表《三公仔·爱子有方----儿童安全用药白皮书》,以推动社会各界对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完善。

两大原因导致不合理用药

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常燕群教授在启动仪式上介绍,我国每年儿科门诊约占医院的20%,儿童是医院的常客,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目前,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到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这主要有两大原因导致。一是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存在用药误区。比如,宝宝出现便秘等上火症状,一些家长不给孩子使用三小儿七星茶等专业去火药物,反而使用泻药等刺激性药物,损害宝宝肠胃。

另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儿童药物的缺乏。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9成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家长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医生给孩子开的是非儿童药物,将会面临诸多麻烦。有时药太苦或有怪味,宝宝不愿意吞。有时候,需要用手掰、用刀切,费半天劲才能够切出处方上所写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片,但很多时候经常切多了或者切少了,难以精确计量。有时候,剩下的药片可能会与别的药片混合,而难以再辨认。而这些麻烦都为宝宝的用药安全埋下隐患,成为宝宝的隐形“杀手”。

将发布儿童安全用药白皮书

另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的1/3都是儿童。在目前3000多种药物中,儿童药物大致有60种。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当前全国儿童安全用药形势不容乐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宗云岗介绍,由于儿童的特殊体质,身体组织及器官处于发育阶段,较成人而言,更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而家长在儿童合理、安全用药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次开展“三公仔·爱子有方—— 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项目将从儿童药品使用习惯及潜在风险、专家建议、儿童监护者对安全用药的期望等角度,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长沙等城市,数千名消费者的调研、儿科专家和药物研发专家的访谈,同时在育儿网、宝宝树和广州妈妈网上进行网络调查,得出中国儿童安全用药全景图。理清儿童家长在儿童用药观念及行为方面普遍存在的误区,并通过活动本身及后期的宣传与推广,推动正确的儿童用药观念及行为。

据本次活动的承办方王老吉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将把调研结果汇编成《三公仔·爱子有方----儿童安全用药白皮书》,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这将是全国首部全面反映儿童常见病用药安全并提供相应正确指导的权威报告。希望借此白皮书,推动家长、医生在儿童药品的临床使用上更加合理,推动国家在儿童安全用药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推动企业研发、生产满足儿童用药的完备品种及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