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好奇的,什么都爱问个为什么,有时甚至会鸡蛋里挑骨头。所以,教师上课前要钻透教材,对学生有可能会提到的问题,课堂中学生会做出的反应,会生成的问题,都要做充分的预设,根据自己的预设来设计教学思路。当然,学生是活生生的,一个个都是有个性的,他们各自的经历不同,阅读的个性体验也会不尽相同,由他们生成的问题也是难以预设到的。所以,教师必须根据生成的问题来调整教学思路。

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地生成问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有人会问:让学生自由生成问题,会产生一些矛盾。如生成与预设的矛盾。教师课堂中要处理生成的问题,就要花费时间,有些学生也许会在某个问题上与你纠缠不清,这就会影响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我想,这不是让不让学生生成问题的问题,而是教师如何处理的问题,不管生成也好,预设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好。我们预设的目标,其实就是根据中等学生的需要预设的,而一些优生、后进生,或者还是中等学生,他们的一些需要也许教师预想不到,在课堂中提出来了,我们教师就不能不理不睬。真正生成的东西往往是学生最需要的,而我们预设的目标,有些可能是学生已经达到的。所以,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是否需要为标准。教案是必须的,但它是预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按教案一成不变地上下去,也许是顺利的,但课堂可能是僵化的。一堂课,不一定要让学生对教材掌握到怎样的程度,不同的学生也不可能要求他们对教材一定要理解到什么程度,关键是让他们得到应该得到的满足。

当然,尊重学生的质疑,也不是让他们天南地北地随便乱问,要和上课内容有关,要和教学大目标有关联,生成的东西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资源,对学生的提问,有价值的可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帮助解决,太耗时耗力的可以抛还给学生,给他更充足的课后时间去解决,对学生没有价值的提问可以及时指出,但不可挫伤其积极性。

总之,课堂教学不要怕学生提问,不要怕生成问题,恰当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问题,课堂会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