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刚开始带小班,就发现了一位幼儿具有典型的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是一种特别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幼儿更多的是依靠身体进攻,小班这一特点尤其明显。这一频繁行为主要表现为了玩具和其它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争抢,行为更多的是争夺破坏玩具等物品。一般情况下男孩子更容易在受到“攻击性”行为以后发生报复行为,碰到对方是男孩比对方是女孩是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上小班后幼儿大人,推人,抓人等“攻击性”行为尤为严重。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发现这种现象特别突出,幼儿的“攻击性”特点什么样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对个体“攻击性”行为如何矫正?等等。带着这些疑惑及一个教育应有的高度责任感,便决定对其进行研究。

一、心理因素

模仿是引发“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小班幼儿模仿能力很强,又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成人经常用粗暴的方式训斥幼儿,幼儿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幼儿;如果成人放任孩子收看大量打斗和枪战的电视影片,幼儿就会学会打斗,“攻击性”行为也在打斗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强化。如动画片《奥特曼》《龙战士》等许多里面有很多打斗场面,幼儿盲目的把“奥特曼”等形象当作自己的偶像。时间一久,就开始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打斗动作,并在身边的同伴身上“实践”,“攻击性”行为不断强化。

挫折是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又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自己实现目的和满足需要时的情绪状态。当幼儿遇到某种挫折后,最常见的反应是攻击。但其反映结果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性格独立的幼儿遇到挫折后就比较容易产生“攻击性”型行为,依赖性强的幼儿遇到挫折后比较容易产生退缩行为。

二、社会因素

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影响较大。研究发现,“攻击性”行为强的幼儿父母对他们的惩罚较多,再者家长对幼儿采取溺爱的教养方式,那么娇宠和放纵会导致幼儿为所欲为,使他们稍有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情绪。

比如:良良小朋友是家中的独子,父母阿姨爷爷奶奶等10多个人围着他一个人转。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某一个人对他进行教育其他人都来护驾。在与其家长交流中家长告诉我(我真的拿他没办法,##他把被子烧着了,我打他他打都不听)。

伙伴间互相影响,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张文新老师在幼儿社会与发展中指:出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一个幼儿很少与人接触,很少与同龄人交往,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这个幼儿就会产生种种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如:孤僻、固执、情感冷淡、冲动。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同龄人相互接纳、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等是相互作用的积极效应;而同龄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争斗、相互攻击等是相互作用的消极效应。

三、语言表达不清楚

四、自我为中心

幼儿 “攻击性”行为的实质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思想是“生理自我”阶段的体现,它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自我意识是指幼儿对自我及自我与周围关系的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包括了自我认识(即自我评价)、自我情感体验(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自我价值感、成就感、进取心等)、自我控制(包括自制力、坚持性、果断性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个性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正是靠“自我”来维护自己人格的健全,支撑自己人格的独立,使自己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人。一般8个月的婴儿就可以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分开。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此时的“自我”只局限于“生理自我”,3岁以后,幼儿的群体性游戏增多,他们通过模仿,在与同伴的游戏、交往中,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开始产生社会性认识与体验,从“生理自我”上升为 “社会自我”。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成人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与同伴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幼儿出生后的第二年就出现了。这个时期,也正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思想决定行动,所以在小班阶段,通过自我意识的培养以及家园合作等方法帮助幼儿及时矫正“攻击性”行为极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