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婴幼儿时期是神经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发展潜能大,可塑性强。儿童的智力发育不仅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后天是否提供良好的适宜刺激也会对婴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为儿童提供系统而丰富的养育环境和信息刺激。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儿童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儿童的健康及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每个儿童有权拥有最佳人生开端”。

开发婴儿潜能的教育,应当是新生命诞生时就开始的教育;是能把握成长关键期的教育;是构建婴儿神经网络、开发大脑潜能的教育;是把儿童成长规律与未来社会可预见的需求融为一体的教育;是适宜于不同儿童的个性化教育;是全面和谐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使儿童拥有幸福完整人生的奠基工程。应当是新生命诞生时就开始的教育;是能把握成长关键期的教育;是构建婴儿神经网络、开发大脑潜能的教育;是把儿童成长规律与未来社会可预见的需求融为一体的教育;是适宜于不同儿童的个性化教育;是全面和谐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使儿童拥有幸福完整人生的奠基工程。

新世纪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儿童保健医生不仅要监测儿童的生长情况、营养状况,而且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状况。婴幼儿早期教育作为培育婴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让儿童接受系统保健管理的同时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是儿童保健工作者在新时期的重要职责,我院儿保科从2007年开始开设了0~3岁早期教育门诊,同时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现将本院出生的206名婴幼儿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对他们从出生到生后1.5岁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情况作一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在本院出生的206名婴幼儿,其中早教组104名,男51人。女53人:对照组102名,男51人,女51人。两组均为正常健康的婴幼儿,排除早产、窒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1.2 方法 两组婴幼儿从出生后7 d内进行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检查,检查后立即做评分记录。然后向早教组家长说明测查结果,使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以便更好地完成训练计划。达到最佳效果。

1.2.1 早教组 接受早期教育,参照鲍秀兰教授0~3岁教育大纲要求制定早期教育方案,帮助掌握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训练的方法。

1.2.1.1 主要内容 每日2次抚触、按摩、婴儿主被动操(0~6个月做被动操,6~12个月做婴儿主被动操),根据婴儿神经生理发育规律,以游戏的形式。在运动、感知觉、语言等方面给以提前训练及刺激。

1.2.1.2 定期检查 每月来院检查至1.5岁(检查项目包括体格发育、神经系统、智力发育、营养状况和常见疾病防治)。

1.2.1.3 进行个性指导 根据检查结果及实际月龄,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及适宜的训练计划。(1)若正常,则告知下一阶段发育过程的重要指标,并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个体化预见性发育指导训练:大运动及精细运动技能、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能力及适应能力。如6个月的婴儿已能独坐片刻,但不稳,易跌倒,能扶站,保健医师需向家长说明小儿即将从独坐到独自站立、学爬行等大运动的发展规律,让父母给孩子提供训练的机会,指导家长训练孩子稳定独坐和动作协调性的技巧,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2)若偏离正常,则判断偏离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不同发育状况的阶段性早期干预指导方案并实施。(3)常见营养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消化道)的防治,维生素D、钙剂及锌剂的正确使用。(4)预先指导和介绍下列相关内容:培养正常睡眠、训练排便,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习惯性行为,布置居室环境以及预防接种等。(5)指导家长配备相应的训练工具、玩具,定期进行育儿讲座,提供全年电话咨询。

1.2.2 对照组 接受常规的系统保健服务,与早教组在同样的年龄段在儿保门诊进行常规的系统保健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喂养、营养搭配和常见疾病防治的指导等方面。

1.2.3 智力测试 两组婴幼儿在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进行智力测试。用婴幼儿智力量表(CD-CC)分别观测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PDI),并进行评估分析。分数界定:根据MDI,智能分7级:<69分为智能缺陷,70-79分为边缘状态,80N89分为中下等,90-109分为中等,110~119分为中上等,120-129分为优秀,≥130分为非常优秀。

1.2.4 资料统计分析 将两组婴幼儿在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测量的身长、体重、头围及MDI、PDI结果进行资料汇总,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婴幼儿发育、体重、身长、头围等级评价比较 早教组与对照组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主要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是均接受了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指导,见表1。

2.2 两组婴幼儿MDI与PDI结果比较 用CDCC发育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发现早教组在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发育指数(PD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智能发育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幼儿的心理发育神经发育,见表2。

2.3 两组婴幼儿通过神经心理发育指标月龄的比较早教组在完成适应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交行为五大领域的平均月龄早于对照组,早教组的婴幼儿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大运动能力明显增强,结果发现早教组小儿在适应性、精细动作、大运动方面、语言和个人与社交方面较对照组超前,说明脑的发育和外界环境、教育密切相关,适宜的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儿的智能发展,见表3。

3 讨论

3.1 从NBNA测查中探讨早期教育的意义 本研究对婴幼儿(出生后7 d内)进行NBNA检查,包括视觉追踪、听定向能力、牵拉反射、握持反射、自动踏步反射等,在测查过程中,可以看出新生儿具有

惊人的能力,如:在行为能力中,新生儿具有活跃的视觉能力和视觉记忆力;在听觉上表现出有声音的定向力,说明新生儿已经建立听的条件反射了;在主动肌张力中,牵拉反射反应出新生儿所具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一般评估中新生儿有安慰反射,也就是说对正在哭的新生儿抱起、用语言安慰或触摸腹部、手、脚、新生儿会立即停止哭泣,这说明新生儿具有语言、情感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新生儿的吸吮动作也是他们得天独厚的最敏感的触觉动作;触觉是新生儿安慰自己、认识世界和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NBNA检查,让家长了解自己宝宝惊人的表现和巨大潜能,从而加深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家长过去认为婴幼儿是看不见、听不到的“无能儿”的传统看法,为完成训练计划做好思想准备。NBNA的应用使我们认识到了新生儿具有惊人能力和巨大的潜能。充分挖掘0~3岁儿童的大脑潜能,早期教育势在必行。

3.2 早期教育重在神经心理发育 早教组组与对照组儿童体格发育主要指标,即身高、体重、头围均在正常范围,两组之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是两组儿童均接受了定期的健康检查、指导,说明早期教育重在神经心理发育。

3.3 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根据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动作、感知觉、语言发育、注意、记忆、思维的发育、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及皮亚杰“略为超前”的理论。根据个性化的检查结果,有计划指导家长对其宝宝实施训练。本研究于出生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用CDCC发育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发现早教组在6个月、12个月、18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发育指数(PDI)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加入早教训练后的孩子表现多是积极乐观的,易于加入到同伴中,不害怕接触新事物,因此更有机会去认识事物:其独立能力令自信心增强,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适应行为更趋良好,对于现今独生子女来说。早期的适宜刺激无论对其智力。还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对照组在运动能区尤其在爬行的项目上通过的时间明显晚于早教组,这主要与独生子女抱得太多,过于娇惯,或过早坐上学步车有关系。爬行是全身的锻炼,爬行使婴幼儿空间位置移动,可促使大脑左右半球得以平衡发展。错过爬行阶段的小儿,容易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所以,我们应注重对家长进行小儿爬行训练的指导。

3.4 早期教育对儿童动作、智力、气质、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大脑科学研究证明早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在生理、生化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可促进大脑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关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本文观察结果显示,早期教育通过抚触、按摩可以刺激皮肤,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节相应的内腹功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了婴儿生长发育速度,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育。婴儿被动操可以锻炼婴儿的肌肉。促使动作更快发展婴感知觉、语言、精细动作方面训练。可以促使婴儿感知觉、语言、精细动作得到加强训练。并且通过婴儿自己尝试重复得到认同。本文研究还发现当父母亲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时,父母亲与婴儿之间眼神、声调和微笑的交流,也是对婴儿的听觉刺激、视觉刺激,使婴儿变得敏捷,提高婴儿对人的面容和声音的辨别能力通过双亲对婴儿的早期教育,发展了婴幼儿知觉得辨别能力、交流能力、精细动作和大动作能力,以及好奇心和自信力。训练宝宝的方法由早教医生教给家长,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会给家长增加很多负担,同时还通过家长对孩子的训练增加了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亲子交流,改善亲子关系,增加亲子依恋,促进幼儿神经心理发育,亦减少了心因性疾病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本研究结果也表明早期教育的婴幼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大运动能力明显增强,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3.5 早期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是有效的、可行的 婴幼儿期是身心发展最快速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发展潜能很大,可塑性很强,是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如能提供充分的学习和正确的教育训练机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儿童行为和发育的偏离率高达10%~20%,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相关性。婴幼儿主要生活在家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和其他养育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发育。因此,父母和其他养育者必须有正确的育儿知识和教养方法,才能使孩子的心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笔者通过儿童保健门诊这个途径,对孩子及家长进行婴幼儿和行为的早期教育,旨在促进婴幼儿行为发育和智能发育,预防婴幼儿发育和行为偏离,塑造健全的人格,尽早发现发育和行为偏离正常的孩子,给予早期干预。我院对>42 d婴幼儿按不同年龄段神经心理发育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行为和发育的早期教育,两组婴幼儿均于生后6,12,18个月行CDCC发育量表测查,发现早教组MDI和PDI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指导时间的延长,效果愈加明显(P<0.05),结果证明,通过发育和行为的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的发育和行为。资料表明,发育和行为的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儿童的早期发展;个体化营养指导、进食技能培养和良好膳食习惯培养的指导能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早期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能促进婴幼儿行为发育和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降低婴幼儿行为和发育的偏离率,能早期及时发现行为和发育偏离情况,争取对不同个体尽早制定个体化阶段性早期干预方案,便于早期干预,从而降低智残率,提高康复率,所以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早期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是有效的、可行的。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生活背景,特别是其家长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及知识结构,在规范指导的基础上,对特殊的个体施以特殊指导,使早期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

3.6 早期教育任重而道远 (1)早期教育注重人生早期: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以前这段时期(0~6岁)对儿童进行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以便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早期教育重在统筹发展:家长对早期教育缺乏分辨力,对0-3岁的孩子如何带,家长主要是听长辈、同事、邻居、亲戚等传授经验,很少涉及早教的问题。教育部的早教部门基本从3岁开始,0~3岁是个空白。妇幼保健机构多注意于防病、治病、营养、身高、体重、近视、龋齿等躯体问题,对智力开发、心理素质、社会功能管理指导不多。只有做到家长、教育部门、妇幼保健部门乃至社区服务在早期教育的共识和共同发展,才能使婴幼儿在躯体、智力、心理素质全方面的健康成长,也才能使所有的婴幼儿都能受益于早期教育的好处,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

4 建议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神经心理发育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开展早期教育,培养儿童的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为和习惯,使孩子在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接受早期教育,最大限度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对促进儿童神经心理及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该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保健与早期教育相结合的儿童保健服务,力争使每一个婴幼儿都能够接受到早期教育,为提高人口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4.1 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新局面 依托现有的妇幼保健医院、幼儿园、儿童活动中心等设立0-3岁亲子班、小托班、早教班或家长学校及社会上各类公、民办包括国内外的各种早教机构。形成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新局面。

4.2 制定婴幼儿早教工作目标 制定社区婴幼儿早教工作目标。确定街道、社区出生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率,家长接受科学育儿率,建立社区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心,对全社区婴幼儿及其家长开展早教服务工作(实现无门槛、零收费或低收费)。

4.3 加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指导与培训 以婴幼儿早教服务中心为核心,开展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建立婴幼儿早教研究小组,承担婴幼儿早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定期开展婴幼儿早教研究活动(业务交流),提供如信息、资料、教具、软件等服务。

4.4 及早、全程实施婴幼儿早期教育 把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日常开展的优孕、优生、优育、优教结合起来,让新婚夫妇从孕前优生、孕期保健产后随访和婴幼儿的科学喂养,以及早实现从胎儿到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全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