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发病率,国内资料极少,国外报道发生率高达30%。

一、产后抑郁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生物学因素以外,还有社会、心理学等因素。

1.产褥抑郁症的有关心理方面因素: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敏感(神经质)、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好强求全、固执、认真、保守、严守纪律、和内向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中。

2.妊娠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孕期发生失业、生病、先兆流产、胎宝宝异常等负**事件越多,患忧郁的可能性越大。另外产前情绪不稳定,有经前紧张综合征者发生产后抑郁症者较多。

3.分娩期的影响因素:我国的初产妇较多,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过分担心分娩过程的疼痛,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的心理。从而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使子宫收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导致难产,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使产后抑郁症状的危险性增加。

4.产褥抑郁生物方面的因素: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与抑郁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即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也有研究显示,产后抑郁与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明显关系,与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忧郁的产妇血清中游离的三碘甲状腺素(FT3)比正常的低。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