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察就是运用学生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学生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进行有效探究,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分析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观察品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实施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学;培养;观察能力;策略

一、小学生在科学观察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虽然对科学观察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但由于年龄较小,持久性不强。他们往往忘了观察的任务。另外,由于他们的意志控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停留于粗略的观察,而不善于作全面细致的观察,因而常遗漏或忽视重点的观察内容。

概言之,我认为小学生在科学观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角度单一。

如蜗牛的观察,许多学生在家里饲养蜗牛,往往单一地关注某一方面,不是写“吃”就是写“拉”,不是写“爬”就是写“睡”,忽视了蜗牛的其他方方面面。其实综合起来观察蜗牛,可以观察蜗牛的形态、运动、食性、排泄、活动时间等。又如植物单元,观察大树和树叶,可以观察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高矮粗细、树冠颜色、大小形状、光滑粗糙等等。但是小学生的观察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看了树叶忘了杈,摸了树干忘了根。不论观察什么,都要充分发挥人的各种感官的作用,但学生往往专注于看,未能做到听、闻、摸等的共同体验。

2、无目的,随意性大。

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目的性和意志力的支配,注意力容易分散,陷入观而不察,察无目标,察无所知的境地。如研究物体发声时有何现象,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声音的强弱,从而不断地敲打、拨弄着鼓、尺等物。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