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因为精神紧张导致的行为习惯,比如吮拇指、抠鼻子相比而言,啃指甲是一种更常见的现象。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啃指甲的习惯,不少孩子的这种习惯甚至延续到成人期。大约有1/3的小学生,过半数的青少年都保留着啃指甲的习惯,虽然很多仅仅是偶尔为之。宝宝啃指甲并不会延续终身,等到进幼儿园或者上学后,因为别的小伙伴的嘲笑,或者因为有更多更有趣的事情吸引注意力,他很可能突然对啃指甲这个事情失去兴趣,进而改掉啃指甲的习惯。

一旦发现宝宝啃指甲,我们首先想到的原因可能就是他因为某件事情在焦虑。很多人认为啃指甲是一种因为精神紧张而导致的行为,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对于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精神紧张仅仅是他啃指甲的一个可能因素,还有很多别的因素也会导致宝宝的这种行为习惯。比如对指甲产生了好奇,厌倦了某项活动而感觉很无聊,感受到某种压力,或者仅仅是某一次啃了一下指甲,突然对啃指甲发生了兴趣,因为指甲过长,没有及时修剪而感觉不舒服等,所有这一切都可能让宝宝养成这样一个习惯。

一、别让宝宝的小手闲着

仔细观察,看看宝宝在什么情况下会热衷于啃指甲,比如看电视的时候、坐在车上感觉很无聊的时候等。每逢这个时候,给宝宝一些替代品,比如手指偶、可以挤压的软球或者他喜欢的其他玩具等,将这样的玩具塞进宝宝的手里,他就会有些事情可做,从而忘却啃指甲。

当宝宝的指甲过长或者凹凸不平时,他会感觉不舒服,大点的宝宝可能觉得指甲的模样太丑,所以他可能想要啃啃他的指甲,用自己的小牙把他们“修剪”得更加舒适一些,更加漂亮一些。所以,父母一定要记得及时给宝宝修剪指甲,防止因为指甲带来的不舒服刺激这种行为。另外,只要宝宝啃指甲的行为还没有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及时修剪指甲还可以在他想啃指甲的时候没有东西可以啃。慢慢地,他就会对啃指甲的行为失去兴趣。

二 、别过分在意宝宝啃指甲的行为

对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啃指甲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直到你注意他的行为,用你的方式,比如呵斥他、把他的小手拿开,让他意识到原来他是在啃指甲。因为无意识,因此父母的唠叨和惩罚对改变这一行为习惯不会有什么大的帮助。相反,过分关注这一行为习惯只会让他啃指甲啃得更加频繁。时间长了,父母的唠叨和惩罚会让他不堪负重,于是他会更加依赖这种行为来排解自己内心的压力。

给宝宝的指甲上面涂上带苦味的药物对改变这一行为也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对于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根本就理解不了这是父母的一种惩罚措施,相反,这种古怪的味道会更多地提醒他反复回味啃指甲的快乐,使他的行为朝着父母期望的相反方向发展。大一些的宝宝会因为父母的这种惩罚措施而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压力,他会更加依赖这种行为来排解压力。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有啃指甲的行为,一定不要大惊小怪,而要看淡,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帮助他忘却这个行为习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