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渗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是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今网络的高速发展为人类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课改大潮催生下的校本研修也踏上了网络这条快车道。利用网络给我们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学习,个案研究、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加大网络投入,走网络化校本研修之路,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网络研修课题研究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络,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促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研修”是一种教师深入广泛参与下的培训。同时,“修”字也提示我们,教师的学习过程是缓慢的。在教师的学习方式上,除了必要的集中培训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学习共同体,以实现共同体内各主体长期互相关注、对话的过程,网络研修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集中方便教师互动探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科研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因此,利用网络来进行课题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个平台,来组织教师培训非常重要,给教师节省时间,方便学习研讨。但是网络研修涉及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审视远程教师教育培训的现状,科学预见远程教育运行中潜在的问题,深入地研究远程网络培训与传统培训差别、优势所在,对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远程培训在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教育质量,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很有价值的。

2、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一在于搭建专家指导学校工作的平台,让专家有理由跑到学校指指点点,促进工作。第二在于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学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让人欣赏,才有人愿意到你这儿参观学习取经。第三在于提高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而不仅仅是教学管理,把教学研究等同于教科研,那是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3、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一在于找到一个问题,让专家来引领你进步。第二是找到一个机会,让领导帮助你解决困难。第三是找到一个借口,让同事或同伴帮助你解决问题,第四是找到一个理由,让自己系统地思考一个问题,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万事开头难。对于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而言网络研修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因此网络研修的课题研修仍然存在很多的挑战。

1、观念的挑战教研观。

网络教研是对日常教研的支持、放大、加强和改造创新。是做好同一件事。网站归网站,教研归教研,不是网络教研,也不会有理想的常规教研资源观。教师资源、时间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合作观。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是博客的优势,是教师提高的途径,也是网络教研的源头活水。独木不成林,拆除区域、校际壁垒,才能搞好网络教研

2、结构改变的挑战

网络介入教研,使教研的系统性、技术性、预见性、协调性、合作性、互动性、反馈性加强,教研各方面关系结构,活动结构发生变化,需要进行调整。

3、应对措施

(1)、改变教师的成长环境,为骨干和榜样脱颖而出创造公平机会。

(2)、网络给每个教师以公平。谁勤奋、谁努力、谁的教研能力强、教研成果大,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课改需要榜样也造就榜样,而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和提升榜样,二是宣传和展示榜样。博客、论坛等都是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

二、如何参与网络研修课题研究

(一)、提出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理念,它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和焦点。英国教育部门首先论证了教师的有效研修对于增强教师的自尊心和专业性的重要意义与联系。他们认为:如果教师能够抓住研修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发展,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发展对学生、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教师的有效发展;学校要走特色化发展的关键靠的就是学校的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首先对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2、建立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系统的完善的校本研修制度,使校本研修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探索并建立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研修帮扶网络,开展结对帮扶的互助研修活动,以校本教研为主、以教师的“自修—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为途径,探索“读、研、思、践”四效合一研修模式,促进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建立和完善我校的网络研修平台,利用网络突破研修瓶颈,打破时空限制,提高研修的时效性、科学性。

(三)、课题实施的原则

1、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活动整合,活动中面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实施“面对面、点对点”的交流,共同解决教师在课堂中的疑虑和困惑。

2、以“农远工程”资源为载体,以实际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研究中心,课内外相结合,把先进的教育理论实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现实的教学效益。

3、以数学教研组为单位,遵照“读、研、思、践”四效合一研修模式整体推进,达成研修规划。

(四)、课题实施措施及实施过程。

1、筹备阶段

(1)、宣传动员。研究前期,我们作了大量的工作,切实做好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了动员会,确立了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整体规划。

(2)、健全组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责,要求各子课题组负责制定本组的子课题研究方案与实施细则,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3)、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对“薄弱学校教师的有效研修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内涵和目标进行初步研究。

(4)、了解现状。对学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针对性的应用于我校课题研究中。

(5)、制定方案。根据动员会、开题会、问卷调查,结合总课题组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主题,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6)、形成制度。根据校本研究的要求和我校研修的计划,制定出其他相关制度,指导课题活动和各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

(7)、加强学习。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学习方式,学习课程改革的文件、《有效研修》教育读本及教育科研方法,进一步明确校本研修研究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

2、实施阶段

(1)、加强学习培训,优化教学理念。

教师是研究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理解、支持和热情参与,研究工作就难以开展。因此,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尤显重要。我校采取了多种培训的形式,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配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了让各个组教师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论认识,我校购买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书籍让各组成员借阅学习,要求教师写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形成了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集。同时通过网络下载了有针对性的资料进行集体学习、讨论,并在实际研修过程中加以借鉴。我校同时还借“庐阳师德建设年”之东风,大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致力于完善教师的思想素质,替身教师的师德修养,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

在课题研究中,我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的建立。我校的教师成长记录袋分为“自我简介”、“教海探航”、“教研天地”、“且行且思”、“硕果累累”、“教育纵横”、“个性彩虹”几部分,板块的设置较好的囊括了研修的各方面。“自我简介”反映教师基本信息;其余部分以专业成长为中心,教师自己进行规划,所含项目便于操作,利于实施。使得教师对现阶段的发展有可比性,又促进了教师对中长期目标的进取。我校的成长记录袋以学期为单位整理汇总,内容充实、详尽,能清晰地看出教师的成长历程。

(3)、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坚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旨在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形式,使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完成岗位适应期,走向专业成长的成熟期。同时,也使骨干教师在结对过程中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实现“双赢”。

(4)、开展读书工程。

结合学校的课题工作,我校开展了唤醒教师的阅读意识全员读书工程活动。我们学校由校长室牵头,通过印发读书参考目录,开展“向你推荐一本书”、优秀书评评比、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形成了一个以借书、读书、交流、博览群书为荣的文化氛围。老师们对读书活动也从一开始的作业意识、应付心理变成了自觉学习、主动探讨,形成了人人都有书读,都愿写读书心得,个个都乐于在读书交流会中与他人分享阅读收获,在读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实践的良好局面。

(5)、勇于探索、实践、优化网络研修模式。

为了拓宽研修平台,丰富研修渠道,我们积极探索、实践、优化网络研修式。通过技能培训使我们的教师掌握了网络操作技能,各子课题组教师积极建立网络研修博客,在博客里有我们老师的学习心得、论文、教案等等内容。老师们还经常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开展研课、评课、反思等活动,网络成了教师们研修的一个新的平台。

(6)、开展扎实有效地研究活动

①积极开展教学研讨课,上课的教师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时,同年级组教师互相切磋: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怎么突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问题设计是否有效等等。课后认真评课,广泛交流意见,提炼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案例,促进了教师们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并让教师把成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去推广运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主动性、子觉性。

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积极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我校属于农远项目学校,网络资源、卫星远程资源成为我们最直接、最有效的研修资源。因此,课题组利用课外时间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培训的内容是:word的相关操作,电子邮箱的建立使用,博客的建立与使用,利用QQ进行网上探讨等。通过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这极大的支持了有效研修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教师研究空间狭小,时间难以统一的局面,教师能将自己的研修心得体会、论文、教学案例、问题困惑等发布在网上与他人共同探讨,教师的视野不再局限。有的教师将自己在课堂中遇到的困惑发给专家,在和专家的交流中,得到了引领,从而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能力。

③为了检查并展示教师校本课题研修的效果,我们定期组织各子课题组进行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互相借鉴,相互促进。大大调动了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题研究”活动已成为我校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通过开展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建立符合各小组的研究模式,教师专业化引领在校内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④为了促进我校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有效利用优质资源,从教育专家处汲取自身发展的“养分”,我们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外出学习的每位教师都能够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借此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坚定专业化发展信念。

(五)、建立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1、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研修激励机制策略。对教师的所有教研活动进行记录,对教研组长工作进行量化,校长室结合学校制度方案,从平时掌和考核的每位教师。其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等专业性强的奖项都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与评优、评先、晋级挂钩。

2、丰富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1)利用教研组抓好常规的教研工作,并落实研修任务。

①教研组每周组织一次组内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如:专题研讨,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专家学者的精辟论述,剖析一段课堂片段、研读学科教材等,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写一本读书笔记,组织开展读书交流。

②集体备课。我们规定每个研修小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研修的成果,由此促进研修成果的付诸于实践。

③做好成长记录规划,记录成长过程工作。继续完善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

(2)扎实开展好学校的教学月活动。突出实效性、针对性,内容丰富多彩。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热情

(3)落实教师各项培训,“走出去请进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4)建立研修网络、和个人研修平台。

3、个人规划、学校引领相结合。

由教师自身做出短期和长期规划,学校在教师规划基础上,有层次、有计划的发展骨干力量。采取师徒结对,专家引领。在校级以上平台中展示、磨练、提升,在此过程中促进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

4、紧紧围绕课题与学校教研工作,建立教师“读、研、思、践”四效合一研修模式,使教师发展有方向,有目标,形成教师成长长效机制。

(六)、课题研究的效果

1、在实施研修的过程中,我校课题组建立了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完善的校本研修制度,并使校本研修活动达到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

2、学校研修氛围自下而上。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营造出了一种专业指导,情感指导,人文关怀的工作作风。

3、经过不断的“自修—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探索出我校教师研修中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方式;再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薄弱学校教师“读、研、思、践”四效合一研修模式,从而推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4、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师教科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的困难及困惑

1、调动中、老年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2、因受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专家引领的机会相对较少。

3、教师日常教学、研修如何有效统筹,值得深入思考。

4、配套设施不完善,制约研修活动的有效、深入开展。

5、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骨干队伍形成速度偏慢,研修力量依然单薄。

(八)、今后工作的思考

1、加强校本研修的经验交流和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育整体水平,使我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2、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指导,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队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我们将继续开展好校本研修工作,并把研究后形成的点滴经验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实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