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日益发展,网络教育资源正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实践教学并极大地促进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中小学校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是要实现基础教育的信息化的核心工作。2009年3月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09年工作要点》,要求“把加强中小学信息化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完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园网应用中有“路”有“车”却无“货”的现象也日渐凸现出来,基础教育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中小学校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面向师生甚至家长的综合性资源库,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实质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应用程度是决定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从总体上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匮乏、质量不高、有效共享和应用程度偏低等依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

1.网络教育资源库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在积极广泛地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却并不乐观,其原因主要有:

(1)基于校园网的资源库及应用平台很大一部分是购买软件开发商的成品,资源库的内容和功能与实际教学需求有一定差距,校内资源库的开发、建设情况也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2)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多年来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备课,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还是习惯于花上一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去翻阅图书资料或是求助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指导,而不是通过网络教育资源库寻求问题的答案。

(3)由于缺乏引导、使用方面的培训、激励机制,教师在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教师不能合理、充分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严重影响了对网络教育资源的科学运用。

2.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分散。

目前,虽然网上存在着海量的教育信息,但是这些资源比较分散,一些资源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能为教育教学过程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的优质教育资源则尤为不足。

3.动态网络教育资源匮乏。

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但目前中小学校的网络教育资源仍面临着“有锅无米”的难题。一些学校的网络课件只是对教材文字内容的简单堆积,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形式单一,动态交互式资源甚少,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总之,没有优质的网上教学资源,网络就形同虚设,失去了建设网络资源的真正目的。

4.教学资源建设各自为政,不能协同检索。

在进行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管理平台的兼容性不强和资源应用平台的实用性不高等问题,导致资源库之间无法实现互操作,不但对用户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

三、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对策

中小学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应力图避免当前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已存在的各种问题,遵循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范,体现知识管理的思想,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真正价值在于结合实际构建一个标准化、真正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资源库,实现这种价值,要切实做到:

1.提升主体意识,建设高素质的信息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使用的主体,教师的理念、能力对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更新教师观念,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人力技术保证。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就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

2.教育资源建设要有规范性。

教育部现代远程办公室已颁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要建设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只有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在统一的标准指导下进行规范建设,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实现资源的智能检索。

教育资源平台必须具备科学而高效的导航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各种媒体资源,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4.建立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激励机制。

激励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机制,既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表彰,调动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而且可以使教学资源的内容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建设高质量、符合教师和学生需要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已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问题的制高点和重心,研究、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库而且还可以为教师学习、交流和反思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建设一个科学、规范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