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作文教学之积弊

中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最怕写作文”,写作文成了最头痛最恐怖的事情。于是乎,平日里写作前抓耳挠腮无计可施者有之,写作时草草写就应付了事者有之,写作后置之脑后懒得一睹者有之;临考前大翻论据手册狂背优秀作文者有之,考场上头脑一片空白不能竟文者有之,考完后顿觉材料陈旧撞车立意落入窠臼者有之……学生厌作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感到困惑重重,作文成了老大难问题。究其根源,原因种种,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学得盲目,耗时多,收效小,长期缺乏成功的体验,使之厌弃作文,视写作为畏途;老师教之不得法,作文课堂传统,呆板,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学生不爱听,教学投入大,收效甚微,长此以往,教师也会觉得抓写作还不如多注重基础来得实在。作文教学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不可回避的硬伤。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想,让学生树立起“我该写”的主人翁意识是重要的,也是容易办到的,然而当务之急应该是帮学生做到“我会写”“我能写好”,然后才是“我想写”“我要写”的问题。在几年的苦苦探索中,我用“三动四环节”模式构建自己的作文课堂,取得了可喜的实绩,下面结合实例来谈一谈我的体会。

二、“三动四环节”的特点及优势

“三动四环节”是种新模式,其中的“三动”是指“教师启动—师生互动—主体自动”三个顺承的阶段,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性,强调的是课堂的高效性;“四环节”是指“起—承—转—合”四个有机链接点,强调的是课堂的艺术性,力避了传统课堂的平淡板滞,使作文课堂呈现出艺术的灵动之美。

1、“起”得动人,激情“启动”

一篇文章需要开个漂亮的“凤头”,一堂成功的作文课也必须高度重视开场白的设置。根据内容的不同,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情理交融。可以用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可以用生活事例导入,循循善诱;可以用图画、音乐导入,直观感人;可以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动人心魄;可以用诗意的描述营造氛围,引人入胜;可以用富有哲理的话导入,启人心智;……林林总总,无庸赘述,但却不可等闲视之。长期坚持,学生便会对你的课形成一种心理期待,而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可是,由于受职业倦怠心理的影响,很多人都知道应该这样做却疏于这样做,这实在是一大失误。

2、“承”得自然,交流“互动”

前面的“起”是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学习作好情感上的铺垫。当学生情感开始涌动,思维的机器开始运转之时,就应该自然而迅速地进入正题。否则,半天不入题,东拉西扯,学生刚刚启动的思维机器很快就会停止运转,一番苦心便付诸东流了,委实可惜。接下来就进入了“师生互动”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得做具体的示范,教给学生“打渔”的方法。只是方法必须讲明白讲透彻,惟其如此,后面的“主体自动”才能顺利展开。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