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王维传》曾提到王维”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王维在自己的诗中也多次写到”闲居净坐“的乐趣。如:

竹径从初地,蓬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登辨觉寺》)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秋夜独坐》)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蹊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

从上述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的”闲居净坐“一般都带有禅定禅观的目的,但在”净坐“之时,又并非枯寂息念,而是耳有所闻、眼有所见、心有所感、思有所悟的。当然,在更多的时候,王维的禅观修习并非采取净坐的方式,而是如南宗禅师们常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永嘉玄觉《证道歌》)采取的是一种”山林优游禅“的修习方式,就在这种”境静林间独自游“(同上)的生活中,诗人既获得了”心法双忘性即真“(同上)的证语,也获得了无人干扰、心清境静的静美享受,一首首意境优美、含蕴深邃的山水诗也就在这种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的高度融合之中诞生了。

我们认为,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其所以能在王维这里得到高度融合,除了宗教体验本身就具有审美体验的内涵这一因素之外,还与王维本人对解脱方式的认识有关。他在《叹白发》诗中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又在《山中示弟》诗中说:”山林吾丧我。“而《饭覆釜山僧》诗更明确地说:”一悟寂为乐,此身闲有余。“可见他是有意将自己一生的烦恼痛苦消除泯灭于佛教这个精神王国和幽寂净静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的。换言之,空门、山林、寂静之乐就是他解脱烦恼痛苦的最好方式,这样,他就必然要通过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知道,无论在宗教体验还是审美体验中,主体都能获得一种解脱、自由、轻松、愉悦、和谐的感受,都能消除心中的矛盾、痛苦。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目的即是为了明心见性,而中国文人徜徉于大自然中优游山水之审美体验也往往是为了得到一种”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和洽之境界。所谓”明心见性“的”性“即是谢灵运曾经说过的”性灵真奥“,(见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引谢灵运语:”必求性灵之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在佛家而言,此性即是万物所共具的本体——真如佛性,因此,性即是真,见性也就是即真。那么,王维认为只有什么才是性,只有什么才是真呢?他说:”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谒xuán@①上人》)又说:”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其一)也就是说,性者,即空也。虚空即是我性;真者,浮也,浮幻即是我心之真。总之,我之心性即是虚空不实的。王维这种认识无疑是符合佛教教义的。慧能《坛经》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空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4]又说:”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4]慧能认为,由于心性虚空,所以广大无边,因此一切世间万物皆可包容于内。而世间万物在其本性上也只是虚空。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复如电,应作如是观“。[5]这就是所谓”诸法性空“、”万法皆空“。即无论物、我,无论内在之心性,还是外在之境象,在本体上都是虚空不实的。由此出发,禅宗认为,若要明心见性,体认自己性空之本体,必须”即事而真“,即通过内在之心性与外在之物境的契合交彻而获得一种对于”空“的证悟,这种证?悟即是解脱,即是涅pá? 睿愧诰辰纭?BR> 当诗人王维具备了”空性无羁鞅“、”浮幻即吾真“的认识之后,便自觉地去除因为执虚为实而带来的种种世俗缚累,”无羁鞅“的诗人在自然山水境界中常常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他是那样既无心而又有意地观照着自然界云生云起、花开花落种种纷纭变幻的色相,他说:”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外在的一切物境都是生灭无常的,而诗人的心性也是虚空无常的。概言之,变幻莫测,虚空无常既是诗人之真性,也是自然界万物之真性。在已复其真的诗人那里,即自然万物之真,便是见自然万物之性。所谓: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