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参加了一场“农村小学如何上好科学课”的专题研讨活动,在这“共探、共享、共赢”的活动中,有两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段一:

研究定滑轮作用──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滑轮。用两个钩码悬吊在细绳的一端,而另一端钩上弹簧秤。记录钩码的质量和弹簧秤拉力的读数,填写在表格内。测量钩码提升的距离和弹簧秤下拉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这个实验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在做,学生只是在看,只有一个学生在用自己带来的玩具“溜溜球”模仿老师在做实验。何也?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滑轮不常见,即使存在他们身边,也经常被安全穿上“外套”而远离它们。

小评:这样的课,教师很累,学生很无奈。

片段二:

探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教师先让学生认识自己带来的常见的食物(包括老师提供的常见食物),再介绍该如何去辨认它们的营养成分,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在食物上滴碘酒”,有的“把食物放在纸上按压”,有的“把食物放在火上烧”,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小评:选择学生熟悉的材料进行科学实验,能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目的。让儿童在动口、动手、动脑中轻松学习,快乐成长,步入科学殿堂。

从这两个片段中,我悟出了 “农村小学如何上好科学课”的法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出发,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进行科学课教学。

科学研究表明:早期的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是小学科学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在科学教育中,科学课教师要顺势而行,针对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乐于动手操作的天生欲望,引导他们学会理解科学知识,学会应用科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为学生学好科学课提供了优质资源,依据“教材的探究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兴趣特点,探究材料学生易找”的特点,我认为在农村上好科学课,前提是──激励学生自备探究材料。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