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识字教学探究

郑国英

实践新课程已有一年了,在这一年的识字教学中,许多实验教师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困惑:低年级的识字量是否太大了?识字量这么大,是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不能及时巩固生字,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困惑和担忧使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产生了怀疑。

其实,这些担忧是多余的。“识字教学的重点在低年级”是有科学依据的,日本汉字研究专家石井勋研究证明:“儿童识字,一年级的识字能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低年级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宏观调控后的必然选择。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宏观调控的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因为识字是阅读和作文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能高质量表达。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及早阅读无论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目的就在于此。针对识字量的暴增,新课标提出了“多认少写,认写分开”,这是符合学龄儿童生理和心理要求的。以往儿童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认”字,而是重在“写”上。小学生手肌肉不够发达,写得慢,吃力,“多认少写”相对来说就轻松多了。

根据新课标“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精神,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要求认400个字,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认550个字,写250个字。教材编排的目的明显强调学生大量识字,争取在儿童语言能力的黄金期尽早进入阅读的自觉状态,同时又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负担。但是,识字量大了以后也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课课清,堂堂清,个个清,而大识字量的人教版教材根本无法做到,于是有的教师着急了。其实,如果我们细加分析就无需着急。

首先我们把人教版新教材规定的识字量和原浙教版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人教版

浙教版

第一册

400字

二会

400字

170字

四会

100字

第二册

550字

二会

550字

260字

四会

250字

合 计

950字

430字

四会字即要会读、会写、会用、能理解,人教版教材一年级要求四会的字仅有350个,比起浙教版教材的430个而言,难度降低了。原人教版教材(即全国通用了几十年的老教材)中的二会字要求的会读是指单独出现会读,而新教材中的二会字只要求在具体的语境中会读甚至可以猜读。可见,现人教版教材二会字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

再将一年级的950个二会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第一册

第二册

本课中既是二会字,也是四会字

38个

85个

本册中前面是二会字,后面成为四会字

62个

17个

还有在第一册中是二会字,到第二册中成为四会字的有148个字。由此可见,一年级要求识的950个字中,有350个字是四会字,剩下的600个字有的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如:兔,最早在汉语拼音4中出现,然后在识字(一)第2课中出现,并要求二会,而后又在第一册课文《比尾巴》、《雪孩子》,第二册课文《要下雨了》、《小白兔和小灰兔》中出现,如此反复多次地刺激学生的大脑和视觉神经,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个字。还有的将在后几册的课文中成为四会字,如:第二册《语文园地六》中的二会字“甲”,到第三册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中就成为了四会字;第一册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的二会字“仔”,到第三册课文《难忘的一天》中就成了四会字……可见,新教材的识字教学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每一个具体的字的教学过程都是长期的,不是一躇而就的。所以对于识字教学,我们大可不必操之过急,而应树立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观念,上完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认识,换一个语言环境不认识,这是正常的;今天认识,过几天不认识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呈现这个生字的课文只是起一个“引见”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它的契机,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与它的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将逐步全方位“认识”它。这就像认人一样,第一见面没有认识,第二见面就认识了,再见几次就记住了。因此,我们应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上,通过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乐于识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识字活动中去,达到大量识字的目的。下面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 激发兴趣,在情境中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识字的主渠道,在课上,我们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如教学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识字4》一课。一开始,我就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着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个个睁大眼睛,有的说:“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有的说:“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接下来,我随机把蝴蝶、蝌蚪等词贴在相应的昆虫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孩子们个个读得有滋有味,浑然忘我。认读词语后,我请学生上来捉昆虫,并把自己捉到的昆虫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兴致勃勃走上台,有的捉到了蝴蝶,有的捉到蚂蚁……拿着这些战利品,仔细观察外形后,学生的发言令人惊讶,有的说:“我捉到了一只蝴蝶,它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真好看。”有的说:“我好容易捉到蚂蚁,它很小,穿着一件黑衣服。”学生个个抢着上来捉,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事物,又巩固了词语,还发展了语言。

二、轻松愉快,在游戏中识字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低年级更是喜欢游戏,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使用了许多游戏方法,如:

“猜字谜”游戏:我们经常根据汉字的结构,把汉字编成谜语,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如:一头牛走在独木桥上(生)。大口里小口藏(回)。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字谜让大家猜。有的编出了,一人前面走,一人后面跟(从)。有的编出了有个人,他姓王,袋里装着两颗糖(金)。井里一只大青蛙(因)。十月十日(朝)等。虽然有时候学生编的字谜比较粗糙,但是他们的创造力还是不得不令我们折服的。

翻牌游戏:学生把生字制成生字卡片,然后几人一小组,边出牌边读字音并组成词,谁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冠军,奖励一个五角星。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

另外还有“摘苹果”、 “送信”、“送字宝宝回家”、“你读我找”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在愉快地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

三、主动探究,在创造中识字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独立地去掌握他们。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人民智慧的结晶,识记汉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指导识记生字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记吗?”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学生有许多识记方法。如:

说一说:就是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字的意思,如“雨”字,有的小朋友说:“那四点就是雨点”。又有的小朋友说“我在家里,通过窗子看下雨,门就是窗子。”小朋友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说得多捧。

演一演:如“看、着”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我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想办法辨清楚,有个学生这样记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并做出模仿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问“着”已有不少学生把两个指头伸上头去了。

编一编:顺口溜和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好记,比较受欢迎。例如学习“力”,我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字一撇写出头变成“力”,让学生编顺口溜。有的学生编出了“刀字出了头,力力力。”

四、开发资源,在生活中识字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出现,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整合,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识字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生活即是识字时”的观念。

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走进班级、班级名、课程表、伙伴名字等都成了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汉字的材料。如开学后,我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漂亮的名片上,贴在桌子上,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久而久之,学生记住了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接下来,我让学生先分小组、大组为单位发本子,继而发全班小朋友的本子,比比哪个小朋友认得的同学名字多,发本子的速度快。对此,小朋友个个兴致勃勃,全班学生的姓名总共100来个汉字,短短一个月,大多数学生就全部认得了。在识记生字时,学生就会联想到小朋友的名字,很容易把它记住。如认识“悄”字,有个小朋友是这样记的,左边一个“忄”右边一个“肖晨曦”的“肖”,那个名字被当作识字办法的小朋友兴奋极了,其他小朋友也感到很有意思,这个字一下子就记住了。上学期期末阅读测试时,有一部分学生就用伙伴的名字里没有学过的字来补他们课内不认识的字的,从而都得了满分,识字的兴趣更高了。

利用课外读物识字。学生学会了拼音,认识了部分汉字后,最高兴地莫过于自己读书看报了。我们及时推荐学生阅读《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小朋友》、《西游记》等好书,并利用中午时间指导学生自主去阅读。阅读时请学生在自己认识的字下面画点,和同学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学生阅读兴趣很高,一下课就追着老师读书背诗,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读书展示”课,给予学生展示表现的舞台。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学到了新的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利用商业资源识字。生活在商业信息时代的学生,每天都要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标牌、商标,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看电视、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机会去看看商标、读读店名、认认标牌,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认字的快乐,他们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认识很多字。去年寒假,我校低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就是认标牌。这次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有的家长在活动反馈表上写:“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的孩子认识很多字,获得了许多课内学不到的知识,希望学校多开展这类活动。”

五、注重评价,在激励中识字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评价的重要也在于此,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低年级学生,自尊心强,爱表现,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

开辟“识字园地”。在墙报上开辟出识字园地,把学生课外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是自己认识父母写下来的,也可以以画画形式记录下来的。

建立“识字档案袋”。学生认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会渐渐遗忘,因此,我们指导学生制作了“识字档案袋”。将每天认识的字,课外收集到的商标等装入袋内,每周将字卡拿出,采用全班交流或同桌互相交流的方法,认识上面的字,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汉字。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喜欢识字,主动识字,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识字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还应牢牢把握好识字教学的要求,“会认”的字就坚决不写,会写的字就一定要求写正确端正。不随意提高要求,也不随意降低目标,决不要求学生“会写”新教材中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以免影响学生识字的兴趣,打击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在识字的要求上,我们也不能 “一刀切”,对识字能力差的学生不歧视,允许他们发展得慢一些,相信他们以后肯定会认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多识一些字。

总之,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只有认认真真地过了识字这一关,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才不会有障碍。我们相信:只要有我们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有家长、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识字教学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