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行为研究学者罗特鲍姆教授认为,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和他飞速发展的认知能力相比,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像一直停滞不前。所以,妈妈不要总是在宝宝面前重复一条又一条规矩,讲一个又一个道理,那样既打断了宝宝的想法,宝宝也理解不了,搞得自己还焦躁不安,真的是对宝宝的成长一点好处都没有。

有关专家说,宝宝在一岁半以前,虽然能说一些最基本的语言,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仅凭这点语言能力还不能让他与别人正常交流。宝宝只能听懂别人部分语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都是宝宝学规矩的障碍。

还有些规矩是与时间和空间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比如,“你玩到5点就不能玩了!”“那里危险,你不能去!”这些语言对宝宝来讲无异于废话,说不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2岁以前的宝宝基本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他所要的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所以,你还是坚决地以行动阻止宝宝,让孩子从行为后果中感受到“规矩”。

有的时候,宝宝故意去做妈妈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惹妈妈生气。他喜欢看妈妈生气的表情!如果妈妈对宝宝置之不理,情况或许会好很多!

2.5—3岁,给宝宝立规矩的关键期

宝宝2岁以后,妈妈就可以给宝宝制定规矩了。定规矩前妈妈一定要分清没规矩和顽皮淘气的界限。顽皮淘气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行为,而规矩指的是一定的标准、习惯。只要小宝宝的行为,不构成伤害、破坏,妈妈就没必要管教,因为宝宝是在体验中成长起来的。

 1.把握好一生的“第一次”

人的思维过程表明,人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定式”,即“先人为主”,它使得人们对堪称“第一”的事物有着较强的记忆。对3岁前的宝宝来讲,他们的很多第一次很可能是人生的第一次,因而对宝宝具有导向的作用。

例如,当宝宝第一次打碎碗的时候,妈妈要告诉宝宝:“碗很滑,拿的时候,用手抓紧,不要把碗放在桌边,容易碰掉!”然后,妈妈和宝宝一起收拾碗的碎片,更能加深宝宝对错误的认识,以后用碗的时候就会轻拿轻放。

 2.明确的规则容易记住

有的妈妈每天都给宝宝制定规则,但是宝宝一样都没记住,原因就在于妈妈说得太笼统,镇不住宝宝!比如,有的妈妈经常说:“不要光着脚、r踩在地板上!”“别到处扔东西!”“不要摸插销!”“下次不许这样了啊!”这样的话过于模糊,宝宝也不易于理解。

制订规则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不可以做,为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如何做等。比如,“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源插座会有触电的危险,任何时候都不准碰!”“洗衣粉是洗衣服用的,你不能玩!”“椅子是用来坐的,不要站到上面!”“你可以玩积木,但是不能扔积木!”

3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尊重的意识。家长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考虑全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遵守了某个规则后,要给予夸奖,以激发孩子的自豪、自尊、自爱心理,使得宝宝沿着安全健康的轨道成长。

妈妈在给宝宝制定规则的时候,态度要亲切,不能摆一副铁面孔,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在命令自己,妈妈循循善诱的语气会让宝宝觉得妈妈很尊重自己,愿意跟妈妈合作。

2岁后的宝宝,恰值逆反期,妈妈权威式的教导很可能激发他的逆反心理,故意去挑战妈妈的权威,动不动就说“不”,就更难尽力规矩了。

 3.长辈要做好榜样

任何一个规矩、一项规则,只有在平等的情况下,才会被人接受、重视。如果有人搞特权,规则本身就失去了力量,也算不上规矩了。

教育家乌中斯基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妈妈一定要记得,给宝宝订立了规矩,自己也要按着规矩办事,这样宝宝才会觉得公平,才会从心理上尊重这个规则。否则的话,不但弱化了规矩在宝宝心中的分量,同时也淡化了宝宝的规矩意识,妈妈订立再多的规则都是无效的。

例如,有一位酒鬼爸爸,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但是,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喝酒,他觉得是喝酒害了自己的一生,他希望宝宝将来有出息,而不是像自己这样,落魄一生。

儿子每次都乖乖地点头。有一天,爸爸喝完了酒从外面回来,看到儿子正仰着脖子往嘴里倒酒呢!爸爸心里一震:儿子的样子像极了自己!儿子是从哪里学的呢?爸爸的心又是一震!他明白了,儿子是跟自己学的,而自己是跟爸爸学的!

宝宝“有样学样”。妈妈要想宝宝学规矩,就要创造一个有规矩的环境,除了自己带头遵守规矩,还要号召家人遵守规矩。

另外,妈妈可以跟宝宝说:“瞧,妈妈用完东西都放到工具箱!宝宝以后也这样啊!”“妈妈开完冰箱就关上门!宝宝也要记住。”这样打了“预防针”,宝宝就懂得正确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