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伴读应该从几岁开始?

西南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胡海兰建议:“3-10岁是父母培养儿童阅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慢慢形成,开始接受认知外界。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可适当阅读,但要慢慢培养,不可过于心急。每天应保证不少于10分钟的共读时间。” 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幼儿一起读书,幼儿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

0~3岁期间,父母的声音、陪伴对孩子有较好的心里抚慰作用,可以增强亲子间的关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缓解焦虑情绪。

3~6岁孩子已具备一定的逻辑、语言能力可以着重培养孩子的复述、回答问题的能力,鼓励其自己对故事进行理解认知。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认字能力的孩子,可以鼓励孩子进行独立的阅读然后将故事讲出来,锻炼孩子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二、伴读是否可以用工具代替?

国内研究者曾以96名0~6岁的儿童为测试对象,通过三种早期阅读方式自主阅读、家长有感情伴读和家长无感情伴读的进行实验测试,求证阅读方式对儿童阅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班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托班和小班组测试中,家长有感情伴读的阅读效果远远好于家长无感情伴读的阅读效果。

有研究者发现,相对于听磁带讲读绘本而言,当母亲读绘本给儿童听时,儿童大脑额叶激活程度更高。

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下伴读活动还是应该由家长参与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录音或者阅读机伴读对儿童早期教育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伴读读物应该如何选择?

《2013年南京市仙林大学城0~6岁儿童阅读调查》显示,62%的儿童最喜爱的阅读类型是绘本。但目前绘本种类繁多,绘本的内容、插图、格式、寓意等不尽相同,为幼儿选择绘本,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心智发展程度,要以满足儿童阅读需要为前提,从幼儿接受的视角,选择合适的绘本。

如0~3岁幼儿,他们的感官发展迅速,运用五官进行探索与学习,对声音、颜色等有较强感知,低幼儿童可以提供运用五官操作的游戏书,选书要色彩明亮丰富,内容简短,有关常规及生活习惯的故事书。

4~6岁的儿童,手眼协调、肌肉协调有很大的进步,注意力短暂而好动。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要提供预测性图画书,主角人物易于认同,提供正面的文学经验。在情绪认知方面,要提供角色积极进取的书,要求正义及快乐的结局。社会交往方面需提供学习与人沟通的书,寻求促进友伴关系发展的书。

四、伴读是否就是单纯读书?

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开始接触书面语言的最佳途径。伴读的意义并不只在于“读”,而更应关注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幼儿来说,家长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探索模式,例如启发幼儿了解封面、封底、扉页的秘密,进行自由式探索。或者通过提问、猜谜等方式进行启发式探索来激发幼儿的阅读意愿,形成早期阅读的积极体验,激发儿童的阅读积极性。

对于稍大的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对故事进行自己语言的归纳复述,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鼓励提问思考。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

除以上方面,在家长进行伴读时,也要考虑一些外部因素,如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服、光线充足的阅读环境;可以提供画笔和纸张鼓励孩子多动手活动等。同时,伴读是一个长期的活动,家长要保持长久地积极性,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