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 据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长都认为孩子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即使当孩子绘画时,也不停地在一旁评论,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常理,并要求立即更正。其实儿童从他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适应能力,一出生则有72种各方面的潜能,他们除了对环境的适应外,还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只有让他们的潜能自由释放,才能使儿童画一尘不染无拘无束地绽放!

误区之二: 目标定得太高,一些家长在孩子刚刚开始学习绘画时,就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望子成龙固然很对,但这样做与拔苗助长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过早地让孩子学画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丰富想象力,这难道就是“爱”吗?

误区之三: 当孩子需要绘画工具时,总是特别在意笔和纸的价格。当孩子画画时,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致使孩子不能将注意力集中,或者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其实,儿童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就像是剔透的水晶,轻轻一碰,便会永远留下伤痕的。如果你们真不想弄脏衣服,那么你们的旧衣服难道就不可以是他们的工作服了吗?

误区之四: 当孩子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总是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骄傲”之类的话;或者总是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你看人家××比你画得更好”,以为这样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或者未经同意擅自处理或修改孩子喜爱的作品,这些现象都会刺激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对策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为了很好地适应现代美术教育,应不断加强对儿童美术理论的系统研究,更新美术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美术素质,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对策之二:丰富教学形式及内容,扩大学生参与面。

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到课外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比较,去思考。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交流中吸取营养,得到启示。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改变以绘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重视工艺美术课和欣赏课,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场所和时间,让他们动手去创造美,用眼去欣赏美。对策之三:改变评价标准,注重个性发展 儿童画中许多优秀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能表现出一种美的意境,使人赏心悦目。根据年龄特点,儿童的美术作品重在反映他们天真、质朴的心灵。教师和家长应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创作环境,带领他们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锻炼儿童观察生活、记忆生活的能力,对于儿童大胆的想象和创新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线条,色彩,表现个性化的形体,使他们在美术创作中具有个人风格,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对策之四: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环境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载体,学校的建筑风格及用品的设置都应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激情,并在艺术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一环境中我们可以用学生创造性的作品来装点学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学校还应多准备一些艺术性强的石膏类制品或保存完好的美术作品,供学生观察、写生和学习,也可进行一些儿童绘画的观摩与交流,为儿童的互相学习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