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知道什么是“心理舒适区”吗?这个不算什么新鲜的心理名词了。解释为:是人们所熟悉、驾轻就熟时的心理状态。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去面对新工作、接受新的挑战时候,内心就会从原本熟悉,舒适的区域进入到紧张、担心甚至会感到恐惧的“压力区域”。同时很多人面对这样的“压力区”就会选择逃避或者退出。现在的例子不少,年轻人事业不如意,就转回家去做“啃老族”;高中的学生考试失利,就会暴躁,厌学;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性意识的懵懂时期,出现焦虑,面对学习出现束手无策;小学生面对繁冗的作业,就会习惯性的做作业慢,这些孩子似乎都在做一件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有的成年人谈几次恋爱不成功,就不愿意在接触异性了,这都是面对压力而选择退回到自己最初的舒适区。

生命最开始时,婴儿的成长是不断遇到困难的,但他仍然不停的出来探索世界。走出心理舒适区,不断成长是一个人的生命本能。因为生活都是在不停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避风港,人们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不断提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家长教育孩子要这样,自己的发展也需要这样。

现在流行的心理拓展训练中,例如:空中跳“断桥”、徒手“攀岩”等很多看似难以完成的项目,让人看着很紧张、害怕、担心。但是在教练的逼迫下也都完成了,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心理。这样的做法是让人们走出“心理舒适区”,从而达到心理成长。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更要从小引导孩子走出“心理舒适区”,告诉孩子,有些事情虽然害怕,但还是需要去做,例如:怕黑。但也要适应黑夜。有些事虽然尴尬,但仍然需要去做。例如:打赌输了,要表演舞蹈,孩子及时跳得不好,但也要诚信,不要因为怕嘲笑就不守信用。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当你们硬着头皮坚持下来时候,会发现,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你的生活又开启另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