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学习即将结束,无论是从师德建设,还是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都受益匪浅,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常言道教师是人来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它需要教师要具备德、才、识、学的修养和言谈举止的仪表,作为教师,本身具备的素质不仅有个人意义,更是一种当然的教书育人的内容,对学生的灵魂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树立新观念下的育人观。

教育心理学强调,最有实效的教育应该对学生的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时引导为前提,其中又以“高度尊重”为主要基础,只有“高度尊重”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适度要求” 和“适时引导”教学才能奏效。这就表明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的需要,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映,唤起学生相应情感,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人”看,已成为师德的最基本要求。为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达到真正滋养学生品德的目的,它在一定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的育人观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只管重要的作用。

2、精心铸造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师,应以建构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启发思维,真正回归学情,尊重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精心铸造学生的心灵。

(1)、自主学习。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希望、困或、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机遇,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愉悦、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每节课要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行设计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从内心深处相信“我能行”。不断地鼓励学生,不断地完善他们的个性,加强各方面的修养。

(2)、讨论学习。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品德不是主观自身的,也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也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受检验”。讨论学习正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交往的平台。通过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说”,才能了解其内心世界,思想动向和价值判断,也才能因势利导,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为此,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有更明确的目的,那就是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之人,自身必须首先具体相应的教育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形成自身良好的服务意识。

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基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也使学校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我们要增加紧迫感,迅速转变观念,明确学校教育也是一种服务,要以自己的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以实现学生的满意感为根本,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所以在今后,我更需要的是不断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教学理念和各个方面的能力。虚心借鉴别人好的经验,边教边悟,且行切思,创新出自己的课堂风格,找到属于自己课堂的一条路,让自己的课堂放射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