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会为了健康吃饭,而是为了个人喜好吃饭。要想让孩子营养均衡,家长应该做到饮食结构科学安排,避免孩子偏食。

“今天你想吃什么饭呀?”这是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而这种“民主”其实“害”了很多孩子。本市儿童生长发育调查显示,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如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以及钙缺乏等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而过于“尊重”儿童的饮食要求,导致营养不均衡,是造成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重要因素之一。

儿童保健专家、市妇儿保健中心副主任李义民主任医师介绍说,孩子不会为了健康吃饭,而是为了“喜欢”吃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想吃什么就是缺什么,就应该供给。其实孩子对饮食的喜好是出于兴趣而并非对营养素缺乏的敏感。孩子不懂得选择有营养的食品和最好的食物搭配及科学的烹调方法,因此家长总问孩子想吃什么,这是不科学的。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饮食结构都要科学安排,合理搭配。当然,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营养学知识,成为合格的养育者。而且在饮食搭配上,尽量满足孩子对口味的要求,避免引起孩子对食物的抵触。

本市儿童健康监测报告显示,本市儿童钙的摄入量普遍只达到需要量的2/3;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近5%,没有发生贫血而存在铁缺乏的儿童约占15%;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占近20%;儿童中的非匀称体形,不论是偏胖还是偏瘦,都高于10年前,显示出营养结构的不合理。李义民说,营养问题体现的是喂养的结果,即便是较大孩子的食物也是由家长提供,这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喂养。喂养中的一个突出营养问题,是蛋白质总体摄入符合要求,而优质蛋白质摄入不均衡,种类和比例有问题,譬如海产品、豆制品摄入不足问题非常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过于迁就孩子对食物的喜好的结果。

李义民说,孩子的偏食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家长应从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孩子4至6个月添加泥糊状食物开始,在孩子消化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让孩子尝到多种蔬菜、鱼、肉的味道,这是避免孩子日后挑食、偏食的最好办法;要根据孩子月龄大小提供适宜的品种,同时注意软硬度,让孩子易于接受;在孩子不吃时不要强迫,可以改变制作方法,调整吃的方式,耐心地、多次地让孩子吃,这样,孩子一般都会慢慢地适应。对于已经形成偏食倾向的孩子,越早纠正效果越好。家长在自己丰富营养知识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为孩子做表率。

孩子的铁 被妈妈“抢”走了

都说妈妈是无私的,为了孩子不怕苦自己,但对准妈妈来说却并非如此。当孕妇缺铁时,生理因素决定了准妈妈先“保”自己,再给胎儿,这也是某些孩子出生时就缺铁的原因所在。

市妇儿保健中心副主任李义民主任医师介绍说,在本市,孕妇中晚期缺铁与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超过20%,这与在孕前和孕期很少或不摄入富含人体容易吸收的血红素铁的肉类、动物内脏、动物血与促进铁吸收的蔬菜有关。孕妇铁营养状况对胎儿体内铁贮存有明显影响,孕妇铁缺乏时,身体自动把摄入的铁“抢走”,使胎儿体内铁贮存量明显减少,导致出生后缺铁甚至易患上缺铁性贫血。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婴儿贫血的程度较轻,血色素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但实际上体内已处于缺铁状态。营养学家把这种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的并存称之为“冰山现象”,即贫血的婴儿只是冰山暴露出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铁缺乏的婴儿都还暗藏在水的下面,尚未被人们发现。据粗略统计,每发现10名贫血的儿童,就还会有20至30名铁缺乏的儿童同时存在。人们普遍认为缺铁只是营养不良,实际上有证据表明,缺铁对婴幼儿的智力及以后的学习能力影响最大,缺铁越严重,智商越低 。

李义民说,有的人认为胖孩子爱吃肉类食品,而红肉中含铁较为丰富,因而胖孩子就不会缺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胖孩子营养不均衡且易发生吸收障碍,缺铁的几率并不低于其他孩子。他提醒说,家长应定期为孩子进行相关检查监测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孩子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并予以纠正。

专家解析儿童营养五个关键词

给孩子吃什么、怎么吃才能达到孩子的营养需求,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针对目前儿童饮食中存在的误区,市营养学会副秘书长、儿童医院营养科主任田晞为读者解析儿童营养五个关键词。

进餐“挑”环境

1至3岁的幼儿时期是儿童饮食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影响儿童食物嗜好的重要时期。幼儿膳食要做到定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不随意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要固定进餐场所,创造良好进餐环境,避免喧嚣吵闹,培养孩子集中精力进食,暂停其他活动。切忌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也要避免家长追着幼儿喂饭等不良习惯。鼓励和安排较大幼儿与全家人一同进餐,以利于幼儿日后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

幼儿饮食每天安排主餐三次,上下午两主餐之间安排以奶类、水果和稀软面食为内容的加餐,晚饭后也可加餐或零食,但睡前切忌甜食,以预防龋齿。

辅食并不“辅”

从4至6个月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这一类食物被称为辅助食品,简称为辅食。虽然称为辅食,实际上对于4至6个月之后的婴儿来说,与乳类食品一样不可缺少。辅食不仅可以补充乳中营养素的不足,而且可以增强孩子的消化功能。

辅食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切成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添加辅食的顺序为: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动物性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松等)和豆类。建议动物性食物添加的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建议从4至6月龄时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至9个月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至12个月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钙铁哪里来

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800毫克,学龄儿童为1000至1200毫克。奶及奶制品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大豆及豆制品含钙也较为丰富。芝麻、小虾皮、小鱼、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儿童每日应饮用300毫升至600毫升牛奶,一天饮奶量分两至三次饮用。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空腹饮奶,可在正餐饮奶,也可以在餐后1至2小时内饮奶。必须注意的是,含乳饮料不是奶,牛奶与酸奶的营养价值优于乳饮料。铁缺乏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这与食用富含铁的食物较少关系密切。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应避免孩子抵触这些食品。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应注意帮助孩子足量摄取。

早餐吃什么

早餐作为一天的第一餐,对膳食营养摄入、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早餐摄入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至30%,每天食用营养丰富的早餐才能为儿童提供体格和智力发育所需的充足营养素,因而,家长不能只在中晚餐上下功夫,还须为孩子提供营养充足的早餐。早餐的食物应种类多样,搭配合理。如果早餐中包含了谷类、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品、奶及奶制品、蔬菜水果等4类食物,则为早餐营养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3类,则早餐的营养较为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两类或一类,则早餐营养不充足。

零食怎么吃

合理有度的吃零食可以补充孩子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但是,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因此吃零食的量不宜过多。零食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两餐之间可适当吃些零食,但时间不要离正餐时间太近,以免影响正餐食欲。晚餐两小时后也可吃些零食,但睡前半小时不宜再进食。在选择零食时,应多选用营养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液态奶、酸奶)、鱼虾肉制品(尤其是海产品)、鸡蛋、豆腐或豆浆、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及坚果类食品等,少选用油炸食品、糖果、甜点等。应注意的是,核桃、杏仁、松子、花生、栗子、腰果、各类瓜子等坚果类食品营养丰富,但其所含能量较高,不可过多食用,以免造成肥胖,每周以食用50克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