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为期3天的上海国际童书展落下帷幕。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年度童书国际展会,新生的上海国际童书展一亮相就“国际范”“专业味”十足,在显露童书市场惊人潜力的同时,也让中外童书作者和出版商站在更广的平台进行对话。“你可以感受到中国的童书市场有多火爆!”在上海国际童书展的现场,Children"Books USA的总监维多利亚难掩兴奋,“我们代表美国100多个独立出版人来参展,签下了80000册的订单,太令人振奋了!”

什么样的童书称得上经典

与展会的热闹火爆相比,童书展上的冷思考同样值得关注。今年上海国际童书展的主论坛以“瞩望高峰”命名,评析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向经典儿童文学致敬。

“我们看到,几乎全国所有的出版社都开始涉足儿童文学的出版。尽管如此,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品种和数量还是不能令人兴奋。”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直言,为了增加数量,出版门槛越降越低。图书缺乏孕育的过程,图书出版后没有打磨和考验,只是找来名人推荐,一片赞誉之声。这些现象都不利于经典的产生。

“真正称得上好的儿童读物一定不只是迎合孩子心理,搞笑的、热闹的,文字简单、主题浅显的。”曹文轩说。作家刘绪源打了个比方:“优秀的儿童文学不是落在地上的果子,让儿童俯身捡起来,而是儿童站在树下,仰起头跳一跳摘下来。作家的作品能够让儿童欢喜,同时儿童去摘取它们的时候,要跳一跳,于是就把他们带上了山坡。”

“中国的童书市场太有活力了!”

“中国的少儿出版迫切需要和国际少儿出版对接,上海国际童书展让国内出版社有机会站到台前,唱起主角。”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周晴告诉记者,童书出版界对这个家门口的展会非常重视,去年首届童书展刚结束,很多出版社就开始筹备今年的参展工作。

欧曼达高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亚洲业务拓展部经理梅林说:“去年我们观展后就决定参展。这次见到了国内外的许多作家、编辑,国际出版人占到半数。中国的童书市场太有活力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的上海国际童书展更加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品质化,版权贸易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加强童书版权贸易,展会专设了12000平方米的专业展区,划分为海外及港澳台展区、国内展区、数字和动漫展区、综合展区。120多场国际性、专业性的童书版贸洽谈、作家推介、阅读推广活动在展会期间密集举办。特设的英国专场、马来西亚专场、西班牙专场及国际专场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带来的“4D绘本”、云想家展台的“儿童互动阅读体验”“魔法童书会”等一批微信号和APP应用的展示,也让现场观众体验到童书出版理念和方式的更新。“儿童阅读领域往往是和新技术结合最紧密,走在最前列,也最具有产业号召力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说。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告诉记者,中少总社目前每年出版图书1500多种,年度总发行超过1.4亿册,“我们更加关注少儿出版如何"走出去"与国际接轨,更加关注国际童书出版领域的新态势”。

什么样的童书能够飞向世界

你认识“兔儿爷”吗?外国的小朋友会喜欢“兔儿爷”吗?在上海国际童书展的现场,一场围绕绘本《兔儿爷丢了耳朵》和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有趣对话吸引了中外嘉宾的参与。这个温暖的亲情故事从兔儿爷这一深具中国特色的玩具入手,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剪纸艺术手法,崭新的表达启迪出版人和作者思考传统文化对于中外儿童文学共融的意义。

由作家曹文轩历时3年创作的“丁丁当当”系列图书自2012年问世以来,创造了发行200万册的佳绩,在国外儿童文学图书市场上同样表现不俗。以色列的出版社已确定出版希伯来语版和阿拉伯语版的“丁丁当当”,更多的孩子将有机会读到这样温暖的中国好故事。

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上,这样的好书引发的故事还有很多。儿童文学具有世界性,能够超越地域和文化的差异。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什么样的好故事大家愿意一起讲?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出版人帕奇·亚当娜说:“感人的故事、丰满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这些正是早些年前、黄金时期世界儿童读物的宝贵品质。这些品质在目前儿童图书重市场、轻阅读、日益商业化的大环境中难能可贵。”

记者在采访中也感受到了强烈的产业热度和产业内外对接交流的迫切愿望。两天的专业观众日里,会议区每间会议室都被各种主题的讨论和洽谈排满。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说:“我们的作家、出版人不但在认真研究中国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也在关注世界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样的交流会让我们更多地知道国外的少年儿童读者喜欢读什么,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写什么,国外的少儿出版社在出版什么,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创作出版水平。”

而在很多国内出版人看来,能够坐下来、静下心探讨童书的创作和出版,和国际童书出版界面对面交流最新动态,这本身就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中国的童书出版正在迈入一个新阶段,这个产业的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