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是由老师、学生、教材和美术环境构成的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在这系统中,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学生是最重要的、数量最大的、最直接的有效资源。因此,美术教师要想让美术课保持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就必须树立“学生资源观”,敏锐捕捉并有效地开发利用来自学生的新的课程资源,来创新美术课堂,促使美术课堂丰富多彩。那么,如何开发利用学生资源,来创生我们的美术课堂呢?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开发和利用。

一、珍视信息——树立“学生资源观”

新课程下,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是教学能否对学生发展起真实、有效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交互作用的起点。学生在美术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所画的内容,还是以言语、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通过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有了这种“学生资源观”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教的配合,才会珍视来自学生的信息,创新课程资源。比如,学生总是将所画的内容画的很小,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它不但可以让同学理解画面的构图知识,而且还能让大家真切体验到构图的大与小、远与近的关系。学生的无意识的画大或画小,也是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胆怯的学生放不开,所以落笔时不能很好将自己所表达的内容跃然在纸张上,不敢大胆的表现,造成所画的内容偏小,致使构图不饱满,画面显得苍白空洞。作为教师应充分地利用这一学生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加以鼓励,相信类似这类同学,会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绘画构图能力。所以说,只要树立学生资源观,就不愁“没柴烧”啦!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