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部小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试点教材出炉后,图文并茂介绍性交概念的内容引发热议,被指“尺度过大”、“赤裸裸”。

首本小学性教育教材将进杨浦区18所学校

《男孩女孩》从生命教育入手

记者了解到,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早在2006年就开设了系统的性别教育课。今年9月,该校进一步大胆实践,将推出沪上首本小学生性教育教材《男孩女孩》,“这本书是我们在研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联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正规教材。 ”该校副校长徐晶介绍说,这本教材还将在杨浦区18所试点学校同步使用,在心理课中实施。

“我们之所以叫性别教育,而不叫性教育,因为‘性教育’容易使人误解好像只有生理这一块内容,其实,性别教育包含了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方面面。 ”徐晶说,这本《男孩女孩》教材分为低、中、高三个分册,不仅科学系统地介绍了小学生乐意接受的性别教育知识,包括性别意识、性别认同、身体保护等方面,例如:遭遇性侵犯怎么办,身体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是秘密等。教材中还设计了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孩子讨论可能会伤害自己的人,教孩子提高警觉,学会保护自己。通过小游戏,让孩子学会大声说不,做身体的主人。

除此之外,徐晶还介绍,这本教材依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内容生动活泼,角度比较柔和,人文性、可读性强,比如“我从哪里来”这一课,我们告诉孩子生命的起源是什么,生命无处不在,人是大自然的一员等。

“我们是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在开展性别教育,我们的研究非常谨慎,期间开展了课程调研,做了大量的学生和家长问卷,在符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设计了这本教材,因此,这样的性别教育是受到家长欢迎的。 ”徐晶说。

在讲述“我从哪里来”的内容时,他们会将“精卵结合”比喻成一次游泳比赛,精子拿着爸爸的身体地图,去参加一次游泳比赛,比赛的最高奖励就是那么多的精子只有和一个“卵子公主”结合,于是,很多精子就开始勤学苦练,戴着游泳眼镜,整装待发,一路上他们会碰到很多困难……“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这样的表达或许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和接受。 ”

对于北京首部小学生性教育教材的出炉,徐晶表示应该抱有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不能一棍子先打死,教材的编写者也花了不少心血在做研究,这是一种进步,应该鼓励。 ”她说,教材的使用关键要看老师的引导,在小学开展性教育非常有必要,应该鼓励这一领域的研究,让孩子认识自己的生命和性别,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

“我不是很赞成,将成人赤裸裸的性交图片给孩子看,用过于直露的字眼也不适合。”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增强表示,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可以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说明, “让孩子过早地知道‘阴茎’和 ‘阴道’没有必要,他们可能会觉得可怕和恐惧。”吴增强表示,国外也有一些儿童性教育的书籍,将生命孕育的过程写得很美,既很科学又符合儿童的认知,这个度把握得好,受到家长的欢迎。

“这本书不是洪水猛兽,不过,性教育应该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容忍、接受程度,慢慢推广,不要走得这么急。”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表示,这本书可先尝试给教师做参考,不一定要将所有内容都提供给孩子。在她看来,孩子的成熟度不一样,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做好引导, “不要让家长误解,认为性教育就只有性交部分,其实生理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如何建立亲密关系,正常交往,要学会认识自我,学会责任,尊重他人,平等交往等,这些才是最核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