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英语教学已经从词汇教学和会话教学发展到了阅读教学,这说明小学英语教学在遵循着语言教学规律向纵深推进发展。作为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大家都在热衷于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实际的教学现状来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成人化的教学方式和习惯上,主要表现为让学生学习新词、难句及其含义,教师向学生讲解文本,让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理解文本含义,让学生做做判断、选择等类似的练习题,等等。从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角度看,这样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输入太多,而语言输出太少,两者没有平衡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加强语言输出的力度,以此强化语言输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语言输出的理论意义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反复操练所输入的语言知识才能使之消化、吸收并进入长期记忆系统。从输入到吸收需要足够的重复率(frequency)和凸显性(salience)(邹为诚,2000),重复率与练习、凸显性与输出分别息息相关。然而,只有操练或是练习性输出还是不够的,Chomsky认为人类学习语言不是单纯模仿、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的过程(尤其达,2001)。如果没有输出的需要,往往会导致输入转成消极输入;Skehan(1998) 也强调语言学习要有输出的过程。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输入不会立即自动转化为语言能力,对于大部分输入的语言,学生在语言理解任务完成后抛弃或是只吸收极少的语言形式,不会自动对语言形式加以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速度、质量和数量得不到保障,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邹为诚,2000),即所谓在语境中理解了的意思却不会正确使用。Swain多次强调语言输出的重要作用以及促进“注意”(noticing)的功能。“注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理解和输出之间存在着差距(gap)的意识,还使学生发现其掌握的外语与外语本身的差距,发现在自己想输出和能够输出的语言之间有差距,这样才会寻找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语法能力(Swain,1995)。这些过程能激发大脑修正输出的思维,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相关输入材料中新知的注意;这种修正同时有助于知识重建,形成强制输出(pushed output)(Swain,1985)。语言输出时对语言的形式和意义都要求有较高的准确度,因而,输出比输入更能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深刻地对语言进行处理,并且促使学生更主动和有意识地学习。另外,“注意”还可以激发语言学习这一复杂的认知过程生成新知识,巩固旧知识(Swain&Lapkin,1995),学生在语言输出时进行着思考、分析、类比、归纳等对心智发展极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对小学生而言,不仅学习了语言,同时发展了认知能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