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胎盘都是在胎儿娩出后才从子宫壁上剥离,继而在宫缩作用下排出体外。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则是指妊娠中、晚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就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它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常常起病急,进展快,来势凶险,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母儿生命。

原本好好地长在子宫壁上的胎盘,为什么会突然发生早剥呢?大量医学资料显示,胎盘早剥与下列因素有关:

⒈ 孕妇的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引起底蜕膜小动脉痉挛、梗塞,造成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导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和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进而导致胎盘剥离。出血不断增加,血肿面积也不断扩大,胎盘剥离面积也随之扩大。孕妇的血管病变是胎盘早剥的最重要的原因,约占发生率的一半。

⒉ 腹部损伤。孕妇腹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可引起底蜕膜血管的破裂、出血,导致胎盘早剥。

⒊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羊水流淌速度过快、过多,可使宫腔压力骤降,宫腔容积突然缩小,引起子宫壁与胎盘之间错位、剥离,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也是导致胎盘早剥的原因之一。妊娠晚期性交或患有阴道炎时,易发生胎膜早破。双胎分娩时,第一胎娩出后,或羊水过多的孕妇进行破膜放羊水时,羊水流出速度过快,也易发生胎盘早剥。

⒋ 子宫静脉压升高。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产妇长时间取仰卧位姿势,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盆腔静脉和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持续升高,造成蜕膜内静脉过度淤血、破裂出血,导致胎盘剥离。

不论是上述哪一种原因造成底蜕膜血管破裂、出血,都能使血液积聚在底蜕膜和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随着出血不断增多,血肿腔内压力不断增加,促使血肿周围的胎盘组织不断从宫壁剥离、出血。倘若,血肿到达并冲破胎盘边缘,血肿内血液由被冲开的胎盘边缘,经宫颈和阴道流出体外,称为显性剥离。由于血液得以流至体外,使血肿腔的压力下降,血肿面积不再扩大,胎盘不再继续剥离,因此,病情常较轻。倘若,胎盘后血肿未能到达和冲破胎盘边缘,血液不能流出,称为隐性剥离。隐性剥离患者,胎盘后血肿腔内积血增多,宫内压力增高,迫使血肿腔内的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肌纤维分离与变性,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医学上称为子宫胎盘卒中。胎盘早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受损蜕膜组织释放出大量凝血活酶进入孕产妇血循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流出来的血液呈血水状,没有凝血块,医学上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常可导致产妇发生难治性大出血,产妇常因此而死亡。由此可见,胎盘早剥是一种后果严重、死亡率高的产科并发症。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