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东西方哲学论著中,有许多哲学家都曾经从数量和谐的角度来阐述宇宙的永恒性、生命的永恒性和美的永恒性。而近现代的许多美学理论家则更进一步地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探索了诸如声音的和谐美感和图形、色彩的和谐美感中的数量和谐的模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能使美感产生的和谐的数量比例关系,如反映在协和和音与不协和和音问题中的数量比例、泛音列中的泛音与基音问题中的数量比例、黄金分割问题中的数量比例关系等等。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 “和”与“谐”都具有调和的意思,将这两个字组合在可认为具有强调其调和的本质、调和的价值和调和的方法的意思。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和谐即万事万物之间的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既可指静态的本质,又可指动态的行动方法与行动的过程,还可指人对这种本质的一种积极的价值评定。因此,如果说和谐是宇宙永恒性的根本基础,是生命永恒性的根本基础,是美的永恒性的根本基础的话,那么也就可以说和谐是音乐永恒性的根本基础,是音乐教育永恒性的根本基础。

儿童早期音乐特殊才能表现为音乐心理富于可塑性,这种音乐心理的可塑性又决定了音乐能力的可塑性,它表现在:

一、儿童普遍具有喜欢音乐的特性。从音乐的好奇心发展到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几乎是所有儿童的特征。

二、儿童的一般基础音乐能力发展得最早。在儿童各种能力的早期表现上,音乐能力最为突出,最先萌芽。据有关专家统计,3岁以前出现音乐能力男童为22.4%,女童为31.5%,3至5岁男童为27.3%,女为21.8%,到12岁以上男童为14.3%,女童为8%。从这个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将一半的儿童在5岁以前就已出现了音乐能力。

三、音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美,对儿童的心灵有强大的感染力,它那独特的艺术形象对听觉、记忆、兴趣、想象、感情、性格等心理过程的形成,有积极的潜移默化作用。

如上所述,儿童的基础音乐能力是在各种能力中出现最早的一种,这说明了在儿童阶段进行早期音乐教育的可能性。因此,如果重视早期音乐教育对其音乐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不仅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而且可以促使其向高级阶段发展。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