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先世

女真先世称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源出自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靺鞨,原居住在今黑龙江与松花江合流以下的黑龙江流域的南北地区,后来黑水靺鞨有一部分向南迁徙。当契丹建国后,在译名上始被称为“女真”。

在女真始祖函普时,生女真完颜部居住在仆干水(今牡丹江、镜泊湖附近)。函普从今朝鲜的咸镜北道(当是黑水靺鞨一支迁于此者)来到居住在仆干水的完颜部,因他为之立约解决了完颜部与其他部族的哄斗,娶同部与完颜邻寨姓结徙姑丹、名鼻察异酋长的室女为妻。后女真众酋长结盟,函普又被推为首领。从此,完颜部内便出现函普一系的完颜氏(宗室完颜)与其原来同部的完颜氏(异姓完颜),以及与函普有族属关系的疏族(同姓完颜)。后来又出现以完颜等几个著姓为主的包括各姓在内的白姓与黑姓几个婚姻集团。

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军事部落联盟

函普时女真已进入父权制的氏族社会末期,到献祖绥可时又迁居到海古水,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革,开始冶铁、耕垦树艺、修筑房屋、造舟,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阿什河)之侧。昭祖石鲁在绥可发展的基础上,已由亲属部落联盟发展为更加扩大和持久的军事部落联盟,稍立条教,部落渐盛,并接受辽赐给的惕隐官职,在氏族内展开新旧两种势力的激烈斗争,始以完颜部确立的条教治理诸部。在发展斗争中函普家族一系完颜姓虽已取得军事部落联盟首长的地位,而作为军事部落联盟政治辅佐人物则由同部完颜姓中担任。其初是由同部完颜姓的石鲁辅佐昭祖,昭祖称“勇石鲁”,即联盟军事首长;石鲁称“贤石鲁”,即军事首长的政治辅佐,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国相,女真人军事部落联盟内实行的是军事、政治的二府制,后来作为军事首长的政治辅佐称国相,由雅达担任,雅达属同部完颜姓。由此可见,在景祖没有把国相交给本家族肃宗之前,是由同部完颜家族中选任的。实际上是函普一系与同部完颜氏共同管理军政事。

景祖乌古廼时,是女真军事部落联盟组织扩大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景祖继承其父昭祖石鲁的事业,他在其母徙单氏的支持下,在对本氏族的旧势力和同各部的斗争中确立了自己军事部落联盟首长的地位。景祖把昭祖所建立的军事部落联盟组织更加扩大和发展,对那些不肯听命的各部加以制服,于是“景祖稍役属诸部,自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论之属,以至五国之长,皆听命”。联盟组织空前扩大和发展起来。景祖被辽任命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官属、纪纲渐立。所谓官属,只不过是军事联盟内的职掌分工的制度化。《金史·百官志· 序》:“金自景祖始建官属,统诸部以专征伐,嶷然自为一国。其官长,皆曰勃极烈,……其部长曰勃堇,统数部者曰忽鲁。”勃堇出现在始祖时,勃极烈是勃堇的转音,勃极烈与勃堇分职,据此记载则出现在景祖立官属时,即勃极烈成为联盟中最高职掌的官长之称,而勃堇为部长之称。但景祖、世祖身为军事联盟首长,仍称 “诸部长”、“众部长”,不称“都勃极烈”,地方的小部落联盟首长亦称“都部长”,直至穆宗由于太祖的建议才取消地方称“都部长”的资格。由诸部长改称为都勃极烈,是联盟的部落长向官职演变的结果,联盟首长已不再是单纯的诸部之长,而成为官长之长,康宗去世,“太祖袭位为都勃极烈”即是这一变化事实的反映。随着这种变化,勃极烈成为联盟内最高官属之称,以他们为主组成官属会议——议事会,而勃堇逐渐演变为一般官吏的称呼。景祖为加强本家族在联盟中的绝对地位,用财物和马匹换取了雅达的国相,由三子颇剌淑(肃宗)担任,从此这个重要职位便由本家族所掌握。景祖凭借着“生女真之俗,生子年长即异居”,命劾者与世祖同居,劾孙与肃宗同居,由劾者、劾孙治家务,世祖、肃宗、穆宗为联盟首长的继承者,从而确立了世袭制,否定了联盟长的世选制。

女真庞大的军事部落联盟形成于景祖时,但是联盟内部不是团结和十分巩固的。此后主要是围绕联盟首长和国相而发生斗争。跋黑是世祖叔父,不仅不能充当联盟长而且世祖命他为勃堇不许领兵。桓、散达因其父雅达被夺去国相不满,温都部乌春及纥石烈部腊醅、麻产也与联盟离心,于是联合反抗。肃宗、穆宗时斗争仍在继续,如穆宗袭位之初,诸父之子习烈、斜钵与诸兄反对说: “君相之位,皆渠辈为之,奈何?”同部完颜欢都说:“汝辈若纷争,则吾必不默默但已”。终未酿成大乱。经过世祖到穆宗的斗争,部落联盟异常巩固,“自景祖以来,两世四主,志业相因,卒定离析,一切治以本部法令,东南至于乙离骨、曷懒、耶懒、土骨论,东北至于五国、主隈、秃答,金盖盛于此”。在发展和巩固联盟中,太祖完颜阿骨打作出重要贡献,如他建议取消地方都部长的称呼,把名称集中到完颜部首领一人身上;他建议令诸部不得擅置信牌、驰驿,把号令统一到联盟中来。

社会组织结构

女真部落联盟发展的层次,最初是把亲近的分散的氏族部落联合起来,出现众多的地方的小联盟,其次是把分散的不持久的小联盟结集成为大的联盟,最后以完颜部为核心,统一为一个巩固持久的庞大的联盟,这样国家就即将产生了。从领地看,由氏族部落的领土发展为地方的小联盟和大联盟的领地,最后统一为一个共同的领地。女真建国前,已非氏族血缘,而是以部族的地缘为主要基础的。建国前,女真由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变的一切因素都已成熟。

地域是国家形成的必要条件,其突出的表现在以地缘为特点的城堡、村寨组织在各地的普遍出现。在城堡、村寨组织中除由血缘构成的家族外,还包括非血缘的居民,在一个家族组织中既包括本家族的成员,也包括来自非本家庭的奴隶(即隶人、奴婢、部曲)或收养的人,通称之为“家人”。这些家族的奴隶不同于奴隶制社会的奴隶,他们还未完全失去人格,尚可随同当兵。一般平民被称为庶人或部民,氏族贵族是指那些“官属”和“耆老”。

在女真军事部落联盟时,存在着由氏族贵族组成的贵族议事会和人民大会。《金史·太祖纪》记载:“民间多逋负,卖妻子不能偿,康宗与官属会议,太祖在外庭以帛系杖端,麾其众,令曰:‘今贫者不能自活,卖妻子以偿债。骨肉之爱,人心所同。自今三年勿征,过三年徐图之。’众皆听令,闻者感泣,自是远近归心焉。”这是一次贵族议事会(在内庭)与人民大会(在外庭)同时召开的大会。会议的召集与主持者是康宗,贵族议事会参加者是诸官属,议题是讨论民间逋负与如何还债的问题。先由内庭议事会讨论作出解决方案,然后由太祖在外庭人民大会上宣布。“众皆听令”,即参加大会的民众一致通过,“闻者感泣”,即表示未参加大会的也以感泣之情表示拥护,方案的公布取得了“远近归心”的效果。但随着历史发展的要求,议事会越来越变成官僚的机构,即将由皇帝(原都勃极烈)主持的诸勃极烈(中央的最高统治机构)所代替。

在女真氏族社会的氏族部落中,出现了私人家族的家兵和部落兵——猛安、谋克。开始是非常设的,后来发展为常设的军队,猛安、谋克长成为军职的氏族贵族,并进而演变为生产、政治和军事相结合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史·循吏传·序》记载:“金自穆宗号令诸部不得称都孛堇,于是诸部始列于统属。太祖(即皇帝位前一年)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由以夫计的军事组织改革为以户计的地方行政组织,标志着这种制度是为建立国家而制定的。

在女真社会中,当时还没有出现私人土地所有制,但家族的占有制已经出现,土地所有制的最高权限向国家的代表者君主集中,这也是土地由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勃堇与勃极烈成为国家的一般官吏与高级官吏,史称为官人和大官人。勃堇、勃极烈的官制化则与猛安谋克成为社会统治的官(政事)与职(军事)的区别。实际上猛安谋克本身也分为军官、地方官与封爵。

在女真由氏族制向阶级社会的变革中,对完颜部所确定的新的条教的推行,使女真统一民族的形成以及对社会的变革起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促进了女真各部族制度的统一。女真人由分散的部族发展为统一民族的过程,也就是国家的形成过程,除内部的原因外,也有外部的原因,如辽朝的先进制度对女真的吸引和影响,女真人为了防御契丹保存自己,也加速了女真共同民族意识的形成,同时为了反抗辽朝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也加速了其政权建立的过程。

金政权的建立

完颜阿骨打嗣位为都勃极烈后,便把反辽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为反辽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辽天庆四年(1114)九月,辽朝加强对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的防御,阿骨打集诸路兵誓师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举起抗辽斗争的义旗。接着攻占辽的宁江州、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的吐什吐)、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咸州(今辽宁开原)。随着战争的胜利,新的占领区的扩大和降附者的增多,以及女真社会内部奴隶制的增长,旧的氏族制度已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国相撒改派其长子宗翰和欢都长子完颜希尹等劝阿骨打立国称帝,阿骨打弟吴乞买和撒改、辞不失等又劝进,终于在次年(辽天庆五年,宋政和五年)正月初一日(1115年1月28日)即帝位,国号为金,年号为收国,是为金太祖。

金朝诞生在抗辽斗争的凯歌声中,是在氏族制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金朝从建国伊始就确定了以农为本,不改易旧俗,发展奴隶制和抗辽灭辽的对内对外的方针。为建设和巩固新建立的奴隶制国家,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把部落联盟军事首长改称为皇帝,确定皇帝在全国的最高统治地位。立储贰,以谙班勃极烈为皇帝继承人,仍保持兄终弟及制。在中央设最高的统治机构,把国相与勃极烈结合起来称国论勃极烈,把原来由官属组成的贵族议事会改革为由诸国论勃极烈组成的相府。以猛安谋克为地方行政组织,并用猛安谋克改编汉人和渤海人等,因地制宜在女真人聚居地方设万户府路,在原辽地方建立都统、军帅司下的路,在个别地区设都勃堇的路。禁止同姓为婚,确定新的法制,刑、赎并行。命完颜希尹创女真文字。

作为女真人国家产生的诸因素已孕育在氏族社会之中,但那只是雏形,金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女真族奴隶制国家的诞生和确立,但仍残存着氏族制的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