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在好莱坞,“成人中的小孩”和“小孩中的成人”是电影人最新发现的“影迷种群”。这两类人都非常青睐《哈利·波特》《X战警3》和《飞车归来》这类电影。以往以年龄划分观众群的做法在这里受到了挑战。这一趋势对电影公司争夺暑期档电影市场的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杭州小孩六一看什么?

又到六一儿童节,其实影院也为杭州伢儿们准备了不少儿童电影。比如时代院线的日本电影展映中,就有动漫电影《蜡笔小新》《犬夜叉》;星光院线旗下的新华、西湖两家影院也将独家上映一部杭州本土打造的儿童电影《亲亲鳄鱼》。

不过无论从影院场次的安排上,还是从孩子们对上述这些影片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来看,这些“儿童电影”的放映情况并不会太乐观,部分业内人士推测,灾难大片《海神号》恐怕依然会是杭州伢儿六一休闲的首选!

国产儿童电影的尴尬

过去,有《小兵张嘎》《闪闪红星》《大闹天宫》《海霞》一代辉煌;现在,有《哈利·波特》《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的好莱坞攻势。在这样的夹缝中,国产儿童片大部分只有二三百万投资,票房则只有二三十万,处境十分尴尬。

甚至“儿童片”这一概念也逐渐退化成“幼稚片”的概念,让很多成年观众一听就产生抵触,对如今那些在多样化娱乐环境中长大的少年儿童来说也毫无吸引力。

国产儿童片的出路在哪里?首先还是要找到症结所在。

其实,“儿童片”概念的异化,并不是儿童们的异化,而是作为成人的电影工作者的异化。曾经是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的老艺术家于蓝表示:“其实儿童电影要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而不能动不动就是大人教育不懂事的孩子、孩子得到转变的老俗套。”编写过《鸽子迷的奇遇》《我只流过三次泪》等五部儿童影片剧本的王兴东也觉得,国产儿童片多年来强调教育功能,忽视了娱乐的功能,缺乏观赏性,必然会让孩子们产生抵触性。

儿童电影是大市场

今年全国政协10届4次会议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编剧王兴东提交了《关于优化强化中国儿童电影的创作生产的提案》,得到了黄宏、张会军、潘虹、王馥荔、韦廉、王铁成等委员的支持。

王兴东提议:应当考虑保留一个专门从事儿童电影创作生产的机构;要精心策划儿童电影剧本,组织最有代表性的国际导演,优化组合,集中打造高品质的儿童电影……

王兴东表示,其实儿童电影是个很大的市场,从好莱坞的情况就可以明白这一点,而且全国2.4亿儿童虽然没有购买力,但是爱子如宝的父母们购买力却非常强。《亲亲鳄鱼》的导演陆建光也觉得,儿童片不应该仅仅拍给儿童看,这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