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的新纪元,并创立了“楚辞”这种新的诗歌形式和“香草美人”这一影响深远的典型象征性意象,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对我国的诗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身为楚国重要的政治人物,其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而其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由于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一度授予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参与国家大事,起草国家公文,接待四方宾客,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了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甚至曾一度被逐出郢都。后来楚怀王客死秦国,楚顷襄王继位,他极力实施投降政策。对此屈原极为不满并极力反对,结果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到偏远的沅、湘二水之间。公元前 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流放在外的屈原听说以后,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而死。

纵观屈原的一生,除了早期比较得志以外,中晚期一直处在被排挤和流放当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热爱的祖国在奸佞的掌控之下一步步走向衰落,甚至灭亡,他内心除了痛苦,更多的是悲愤和惋惜。他愤的群小奸佞误国,惜的是自己的强国理想还未能实现,却已被排斥在外,报复难展。而这一切,屈原都写进了他的作品当中,尤其是那篇伟大且痛彻人心的《离骚》当中。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他代表了屈原文学上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楚辞”这种文学题材的最高代表。但是,很久以来,却不断有人对《离骚》一诗系屈原所作提出质疑,甚至否定!

较早明确提出质疑的是清末四川人廖平,他在《楚辞新解》中认为没有屈原这个人。他翻阅《楚辞》中收录的屈原作品,认为多半是 秦博士的仙真人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

接着,胡适也否定屈原的真实存在。他认为屈原是“箭垛式”的人物,是后代儒生拼凑成的文学和伦理的“箭垛”。

现代又有人认为,《离骚》不是屈原作品,而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作。刘安好读书,喜鼓琴,善文辞,崇黄老学说,曾受汉武帝之命,作《离骚赋(传)》。荀悦《汉记》和高诱《淮南子叙》都指出淮南王刘安作了《离骚赋》,时在汉武帝建元二年,淮南王刘安奉诏而作。

对于上面这些观点,朱东润先生也做了一组题为《楚辞探故》的论文,他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各方面材料以及对作品的深入解析,提出了《离骚》作者可能不是屈原而是刘安的观点。其主要论点是:《离骚》的作者熟悉中原汉文化而不甚了解楚文化,这与长期生活在楚地的屈原是不相符的。

虽然有很多人对《离骚》的作者屈原表示怀疑,但是大多数人仍然坚持《离骚》就是屈原所作。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两个:

第一,司马迁不仅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明确提出屈原作《离骚》一事,还在《报任少卿书》中谈起。此外,《汉书·贾谊传》也肯定了《离骚》的作者是屈原。

第二,后世史学家又对刘安的《离骚赋》进行了分析,认为它是对《离骚》加以评价的文章。另外,根据《汉书·淮南王安传》说,刘安“旦受诏,日食时上”,也即是说刘安作《离骚赋》只用了一个上午。而大家都应该承认,一个上午要写成一篇数千字的原创长篇抒情长诗,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而要对熟悉的原有作品进行一些评价,一上午还是可以完成的。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虽然一直有人对屈原作《离骚》提出质疑,甚至否定,但是由于证据不足,或者证据不够“铁”,影响不大。而《史记》和《汉书》两部权威正史中的明确记载,让大多数人对屈原作《离骚》始终坚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