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孩子产生嫉妒的原因

1、孩子扭曲的自尊心所致

有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面子"观念严重,当别人的表现比自己更优秀的时候,孩子就会感觉是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就产生了对比自己强的人的嫉妒心理。因此,总是想办法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

2、孩子自身个性缺陷

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少自幼就得到父母家人过分的溺爱和娇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而形成要强、好胜的性格,凡事总是从自己出发,眼光短浅,虚荣心强。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或原先处于同等位置的人超过自己、优于自己,马上就会觉得遭到威胁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于是就想找个机会发泄一番,造成同学间"你瞧不起我,我看不惯你"的狭隘心理。

3、父母错误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不少家长和老师,时不时地把孩子的"升降进退"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这就让孩子感到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威胁。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学校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他就可能会嫉妒那些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而在家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说些刺激孩子虚荣心的话:"你看看,你们天天一起上课,人家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比你考得好呀?"也许你的韧衷是想以此激励孩子一下,可这样的激励是不对的。因为你这样说,恰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觉得,是因为别人比自己强,才受到父母的斥责,别人的进步给自己带来了惩罚,因此他很容易对其他人产生嫉妒心理。

4、外界不当的评论使孩子产生嫉妒之心

孩子产生嫉妒的心理,还源于外界不当的点评。比如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表扬其他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老师以成绩高低作为评判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同学之间进行不正确的比较;等等。这些都会使孩子因自己的地位、荣誉等受到威胁从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5、孩子爱慕虚荣的结果

孩子如果虚荣心严重,就想时时得到别人关注,事事获得他人的表扬,到哪儿都想成为众人的焦点,一旦发现自己所期望的这些东西属于别人,就容易产生嫉妒的心理,把别人当成"敌人"进行攻击。

孩子嫉妒别人的原因多样,但都是内外因结合的结果,由别人优于自己的外因引起,再加上自己认识狭隘、性格有缺陷等内心推动。爱嫉妒的孩子往往把别人成功看做是对自己的威胁,有着"我不好也不让别人好"的扭曲心理。

孩子的嫉妒心表现的几种形式:

1、惟我独霸。有的孩子在父母娇惯溺爱下,吃不了一点点亏,处处要占便宜,成了"小霸王"。游戏时,对方胜了,"小霸王"就可能要强词夺理,耍赖撒泼,嫉妒心理还可能驱使他破坏游戏活动,从而使大家都玩不成。

2、惟我独富。眼下有"财大气粗"的暴发户,但"工薪阶层"人家毕竟占多数,下岗待业者也不少。这些出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聚在一起比家里的高级电器、高级用具,甚至为比高低而争吵,以显示自己家里的富有。

3、惟我独尊。不少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的地位,父母、祖父母都视其为掌上明珠,围着他转。这些孩子养尊处优习以为常,偶有欠尊欠优则不能接受。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抱着小客人而不理他,孩子的嫉妒心理会油然而生,表现为白眼或撤嘴巴,以示抗议。

4、惟我独美。孩子在幼儿园看见别的小朋友穿漂亮的新衣服等,小女孩也会急起直追,要求家长买更漂亮的衣服,甚至烫发、涂口红等与人"抢风头"。若别人讲自己漂亮就沾沾自喜,讲别人好看、漂亮就闷闷不乐。

嫉妒心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1,它不利于学习进步,对人对己都是不利的。本来在学校中刻苦学习、勇于冒尖、敢当先进,这都是孩子的一种优良心理品质,但由于那些嫉贤妒能的人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百般挑剔、极力贬低,使得一些孩子不敢在学校集体中冒尖。

2,它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团结,削弱班级集体的凝聚力。一个人深切地嫉妒他人时,可能不择手段地散布流言,恶语伤人,挑拨离间,打击报复,互相倾轧,恶化关系。

3,它增添了嫉妒者内心痛苦。"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已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嫉妒者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与成绩,错误地认为别人的进步就是对自己的贬低,于是心理上自然产生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持续久长将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能引起多种心理问题与疾病。此外,嫉妒心不仅给自己造成痛苦与心理失重,同时也给被嫉妒者造成一定的打击。由此可见,嫉妒心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心理,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1、对于孩子的嫉妒要有正确的理解。小孩子的思想是很单纯的,之所以看到妈妈抱了一下别的宝宝就哭闹,是因为他以为妈妈不要自己了。类似这样的嫉妒所反映出来的不是道德败坏、品行低下,而是孩子对妈妈的爱,是一种本能。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责骂,而是要想办法正确引导。

2、要正视孩子的情感。当孩子对于你关心其他小弟弟、小妹妹多一些而表现出愤怒的时候,你不要大声呵斥他,更不要说"你真是个坏孩子""这么不懂事"这一类会伤害孩子的话,而应该温柔地告诉他:"弟弟妹妹还小,需要照顾,但是妈妈更爱你,只是现在要暂时请你当个小大人,等一会儿妈妈就来陪你玩,好吗?"明确告诉他在大人心中的分量并没有因为其他孩子有所改变,并且要让他学会爱、照顾其他的孩子。

3、要把握分寸。尽管孩子的嫉妒并不是道德问题,但家长也不能因此就不重视甚至忽视了顾及孩子的感受。如果家里来了小客人,父母对于他们的态度不要过于热络,不可为了尽地主之谊而有着明显的厚此薄彼。孩子也是很敏感的,尤其在对待父母关爱这一方面,有时候或许大人是无心的,但孩子却都放在了心上。在招呼小客人的同时,也要注意把自己的孩子也包括在内。

4、要充分关心孩子。如果孩子频频有嫉妒情绪流露出来,这就是在提醒家长们该思考一下,是不是对孩子的关注和爱护太少了,以至于让孩子时常产生"爸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这样的错觉。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就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来源。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他们的失落感和不安感就会减少许多。

5、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优势。有时候嫉妒和羡慕仅仅只是一线之隔,当孩子看到别人有漂亮的裙子,想着"真是一条漂亮的裙子啊!如果我也有,那该多好啊",这就是羡慕;如果想的是"为什么她有这样的裙子,我却没有,我不管,我也要",这就变成嫉妒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在剪纸方面有天赋,比如身体的协调性很好等等。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有能让别的孩子羡慕的地方。

6、正确利用嫉妒。嫉妒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完全可以变成激励孩子的动力。因为有嫉妒心的孩子,说明他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如果看到别的孩子比自己好,心里一定会有股子不服气。家长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数落他,说"你真没用""你看看谁谁,比你强多了"这一类的话,也许大人的本意是想刺激孩子更加努力,但这种措辞很明显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做的应该鼓励孩子积极进取,与小朋友们良性竞争,告诉他只要尽力付出了就已经收获了成功,就是好孩子。要时刻对孩子说"你行的,要相信自己有潜力",而不是一味地泼冷水。只有这样,孩子的负面情绪才能够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长期存在嫉妒心理后果会很严重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人的生活、工作、事业,乃至人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心理很复杂,于是在某些时候就表现出了嫉人,嫉事,嫉物。相应的在这个时候,孩子也会挖空心思采取手段来解决自己心中的嫉妒。

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一些孩子存在嫉妒之心,就会对被嫉妒者产生怨恨或者愤怒,进而可能就会付诸行动,诸如制造谣言,挑拨离间,乃至寻机报复。"在小学里,这些孩子常常偷偷地把老师喜欢的那些孩子的东西藏起来或搞坏。又如在上课时,如果老师夸奖别的孩子,他便会大声喊叫: ‘我也会啊!’。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因为嫉妒心理强的人,别人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失败,都会给他带来痛苦,平添不少烦恼。"采访中退休教师薛秋华说道。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化解孩子心中的嫉妒,让他或她变得乐观、阳光、开朗呢?薛老师建议家长们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着手。

如何预防孩子产生嫉妒必

学会倾听孩子合理的宣泄

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杨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进而看不起别人,认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他就难以接受。另外,小学阶段的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存在嫉妒心理的时候,便会迅速而直观地通过语言、行动而表现出来。对于家长们来说,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却并不难。家长要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就要学会耐心帮助孩子把妒忌心理排除掉。当孩子表现出幼稚而又可怕的嫉妒之心时,父母不要上来就对孩子的嫉妒心理进行批评,而要善于听出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根源,并且要心平气和地排除孩子由此而产生的苦恼,便于问题的解决。

孩子都会存在嫉妒的心理,他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让孩子心灵得到平衡,这样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有效防止孩子的嫉妒心理滋生。

让孩子懂得嫉妒的危害

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就要扮演老师的身份,用合理而又权威的语言让孩子明白妒嫉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即使是他们尊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妒嫉的感受。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宝宝和爸爸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时候,妈妈也会妒嫉爸爸,但是妈妈不会因此而乱发脾气或者感到难过。或者举出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宝宝自己也有过同样的心情。再者,凡存在嫉妒心理的孩子,都会在心中产生一种报复的心态,并且都会不同程度地付诸实施,这样不仅危害别人,也危害自己,限制自身发展。父母此时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报复行动的危害性极大,这是由嫉妒不良心理冲击的结果。

做孩子的好朋 帮孩子树立自信

多树立自信心,少袒护孩子。但凡孩子妒忌心理的产生,大都是由孩子不自信造成的。现在的孩子,不断日益强化内心的自我意识,从小就把个人私利放在第一的位置;但是一旦受挫也极易产生自我否定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病态的自尊,越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是全力维护自己,于是便可能不惜采取贬损别人的手段来补偿自己失衡的心理,于是在"我不如你,也不让你占上风",这样的想法中产生了妒忌心。所以家长学会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