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如何采用安全措施,防范各种事件的发生已成为当前急需补上的一门课程。

一般来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客观上:首先,科学的发展使工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建筑高层化,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的大量增加,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新因素。

其次,监护人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例如:99年6月,北京一名5岁儿童下午从幼儿园回家后,在家中哭闹,家长为了哄他,逗他开心,将一粒日本豆塞进他的嘴里,结果日本豆误入气管,家长迅速将孩子送往附近医院,但孩子因窒息已死亡。此类悲剧不胜枚举。

再者:儿童安全知识存在空白区,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成人只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不学都无所谓;通过有关调查,在3-6岁儿童中有近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有一成多的孩子安全意识极其薄弱,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防范知识,不知道躲避风险。例如:面对高压电、迎面来的车或人等不知躲闪,反而有时被好奇心驱使而去做一些傻事。

最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种机能水平较低,儿童对迎面来的汽车不知躲闪,过马路只注意一个方向的车辆,对汽车车速的快慢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误认为噪童小的汽车没有危险,种种迹象均可看出儿童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群体。

主观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监护人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应制定和执行健全的安全值班制度;孩子在园期间,老师能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园内娱乐设施、生活设施首先应考虑安全与否?对孩子容易出事的地方应采取改进、修整。从而使其更加安全。

二、结合儿童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例如:教孩子“辨认交通标识”和关于安全提示方面的标志等。

三、培养、训练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孩子远离伤害。例如:孩子养成吃饭前,喝水前摸一摸、吹一吹的习惯,从冰箱中拿出的东西闻一闻的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误食东西;走路和跑步时靠右边行,可以大大减少与同伴碰撞或被来往车辆碰撞的机率,鞋带来得紧可避免摔倒、摔伤。吃鱼时把刺挑干净可免受咽刺之痛。吃饭时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反复强调,持之以恒,使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加强儿童体能训练,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实妹生产中可以看到,霎时跑动少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身体肌肉长期缺乏应有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孩子的动物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因此,幼儿园和家庭应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身体发展水平,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总之,儿童意外伤害作为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我们应将工作重点落实在“预防和控制”上,只有这样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改善安全环境,消除不安全因素,营造“关注安全、关注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保证让孩子们安全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