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感受实验成功的愉悦,从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历史。为使探究活动深入,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获得自信,并形成正确的探究方法。本人认为宜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好度,才能保证探究活动有效开展。即材料的充分准备能解决探究实验的难度;问题及情景创设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度;方案的周密设计能绘制实验尺度;小组的有效合作要讲究效度;信息的处理要注重信度;及时的交流归纳使概念形成提升到高度。

[主题词] 探究活动 有效保证

在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探究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按照《牛津英汉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和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寻找、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是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历史。”

但是在日常科学探究活动中,常出现下列现象:①经常有学生在玩弄实验器材,小组内学生争着做实验;②学生实验目的不明确,教师把大量精力花在组织实验上;③对信息交流简单了事;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造成实验活动热闹有余,实验后理性思考严重不足,最终至探究活动草草收场。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制约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和有效开展。

为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本人认为宜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好度。

材料准备解难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科学学习强调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时,往往离不开那些能揭示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某种关系及规律的实验材料和科学事实材料。这些材料我们称之为“有结构的材料”。它既包括一些实验材料,也包括一些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和了解的自然现象事实材料。如录像,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等。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必须了解儿童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儿童可能提出的问题去找材料,选择材料,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的,并适合儿童自行探究的材料。并且尽量选择学生生活中的身边的材料。因为儿童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使他们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不仅准备了常用的实验材料 —— 水槽、气球、泡沫塑料、木块、乒乓球、钩码、瓷片、小石头、皮筋等,还特意准备了棉线、弹簧秤、平衡尺,让学生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利用皮筋和棉线绑住小石头,把它放入水中,弹簧秤的指针向上移了一点点,说明钩码在水中也变轻了,受到了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在平衡尺的两端用棉线各挂一个钩码,先让它们平衡后,再端起水槽让平衡一端的钩码没入水中,这时平衡尺就会向没有没入水中的钩码那边倾斜,说明没入水中的钩码也变轻了,它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在动手操作中,获取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究兴趣。

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亲历探究学习活动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垫脚石”。教学中,适时出示和运用有结构的材料,能调控教学,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科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摩擦起电》一课,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两组实验材料:一组是学生自带的塑料铅笔,有机玻璃尺、梳子、气球、玻璃、丝绸、毛线、泡沫塑料、碎纸屑等;另一组是教师准备的材料:如有机玻璃板、毛皮、玻璃棒、氖泡、试电笔等。学生通过第一组实验材料可以了解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疑问:“为什么物体摩擦后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呢?”这时再引导学生运用第二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这种有结构的材料的帮助下,一步步地去探究、发现,才会积累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的源泉,所以给学生的材料必须是教师针对这一节课内容的精心准备,它既能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又能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待的目标运用材料充分探究,自行获取科学的结论。在《物体沉浮》实验中,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有:橡皮泥、瓶子、木块、棉花、废纸、实心和空心铁球、皮球、水槽。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可以用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猜猜看”游戏时的假设和改变瓶子和橡皮泥的沉浮。

教师还要依靠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体现教学的简约规律,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一定努力完成实验任务。

在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努力让学生做到:按需取用,爱护仪器,轻拿轻放,注意安全。用发生在身边的,由于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仪器损坏,伤及自身安全的案例,经常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规范操作实验的重要性。

教师要想学生探究实验顺利和成功,还要注重“下水”实验。这样做,能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加强对实验相关变量的控制,为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作好准备,力求使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能够获得正确的结果。教师在“下水”实验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时间和实验难度的把握,以便对课堂探究实验做到心中有数,确保顺利完成探究实验教学任务。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有结构的、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的材料。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去寻找材料,选择材料,适时适量提供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并适合学生自行探索的材料。这样探究实验的难度自然会降低,学生实验时也就更加顺畅。

问题情景创热度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儿童已有知识及其结构与新情况、新问题等未知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的产生及其作用才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而这个兴趣和愿望,正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真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矛盾点和结合点,从问题切入,提供一个合适的问题坡度,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冲突,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教学情景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何确定问题情境呢?首先,教学者必须提供一个明晰的问题情境。所谓明晰有两个标准:一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条理,特别是有关的目的,到达目的的障碍、条件一定要清晰的呈现,有时利用书面,黑板,幻灯呈现:二是尽量控制变量的数量,无关变量要尽可能少地出现,以避免学生对问题情景产生太多地迷惑,增加了探究的难度,而不利于认知策略和智慧技能的形成。其次,教学者必须提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的,可以解决的,难易适度的问题。再次,注意问题的呈现方式。要利用各种方法增加问题的新奇度。比如采用故事形式,电影形式呈现问题,引起思考。如在教学《杠杆》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一辆汽车在山间的小路上行驶,突然在道路前方,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司机叔叔只好下车,他首先用力搬了搬,但是那块石头纹丝不动。这时就问:“你们能帮司机叔叔想想办法吗?”同学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可以找人来帮忙;有的说可以先在石头的旁边挖坑,再把石头推进去;有的说还可以用一根棍把石头撬走。在学生的发言中,以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善于提出问题,善于猜想与预测”在一定的意义上讲,能反映出一个人科学素养的程度。科学教学中创设机会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能使探究活动目标更加明确,探究任务更加清晰。因此,科学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的平台,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的能力。例如《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教师出示两杯一模一样的水(一杯白开水,一杯白糖水),并让学生观察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几乎所有学生都会认为没有什么不同。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尝一尝,并指导学生尝的方法,两位学生通过尝的方法知道:一杯是白糖水,一杯是白开水,学生会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它们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这时教师趁势将学生的好奇及时引到这节课的中心来,“既然是糖水,就应该有糖有水,可糖到哪去了?我们怎么看不见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描述糖“化了”、“在水里了。”教师又继续追问“那它是怎么化的呀?”学生根据日常经验描述,对于如何“化的”描述不清,教师接下来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它的过程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题从孩子们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来,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进入教学情境,能够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语言描述不清“白糖怎样化了的?”正说明学生头脑中对“溶解”概念的前认知是模糊的、不清楚的,这就需要对“溶解”过程进一步观察认识,这一环节在教学中起到了预测的作用。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不仅落实在导入新课阶段,而且还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一节课的结束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结论的得出更是一个新问题的产生。因此,在课的结束阶段应该鼓励学生再次提出新的问题。如在教学《神奇的小电动机》中,怎样让转子转起来?怎样让转子转得平稳?产生转子转得快慢和方向不一的原因是什么?当课要结束时又提出了,“如果转子上的铁芯再大些,线圈的圈数增加到一千圈,电动机的转速会怎样?”这些问题的提出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不减。

方案设计绘尺度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认知活动,要经历一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尽管科学包括许多不同学科门类,其研究问题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哪类科学研究,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要经历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类似的活动过程或阶段。小学科学的探究活动也不例外。事先制定活动计划对于我们合理的使用课堂四十分钟是十分重要的。

在探究实验中经常发现学生的操作过程不严谨、不规范,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课堂组织纪律差、学生的实验成功率低,表达和交流的过程草草收场等各种现象。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和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制订实验计划”在学生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动手实验之前计划的重要性。

完善的实验计划为下一步的实验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动手实验则是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对每一次实验都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耐心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确保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计划的制订应该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做什么”、二是“用什么做”、三是“怎么做”。“做什么”主要是指了解实验的目的、研究或猜测的问题。 “用什么做”是对材料的选择,确定了材料,才能进行下一步。而 “怎么做”在制定计划中则包括实验自变量和其他变量的控制、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何进行记录等等,比“做什么”更具体。这里还包括实验过程中小组团结合作、安全等要注意的地方。我们的科学教材中,就有一些制订计划的模式,或是表格、或是几段简单的文字。对于三、四年级学生,可以用口头计划的形式,不用写、效率高,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比较乐于接受,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师生交流的作用。而到了五年级,就要逐步训练学生制订书面计划。书面的计划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整理,让学生对实验的方案做到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设计实验前,教师应强调制订计划的规范,要求学生必须按步骤完成计划。通过多次类似的训练,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模式,能接受这样的计划,并体会到其中的好处。

活动计划的制定要根据探究内容、活动的目的任务、计划具体的提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安排、所需工具和材料等,对各个具体步骤要有明确的指示,小组成员的分工也要做好合理安排。如四人小组可分为:材料员、汇报员、记录员、小组长,各成员各司其职,在进行活动时就不会出现混乱的现象。

在探究活动中,为了方便学生进行探究,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在制定计划时,可以制作一张记录表,便于学生得出结论,记录表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结果,它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如在教学小学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可以设计如下的表格: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班级:  小组:  记录人:   年 月 日
研究的问题:
假设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使用的方法:
所用的材料:
描述实验的过程:
我们的发现:

通过这张表格,将探究活动的提出、观察、质疑、猜想、自主探究、形成共识等步骤包括其中,让学生通过对表格的填写,主动的完成探究活动,条理清晰,学生容易理解,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效率。

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要根据已经制定的实验计划(教师指导下)来实施实验,并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实验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一方面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种实验用具,检查学生操作过程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点拨。

实验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新知进行整理和总结。

总之,在探究实验中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时,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实验计划的结构和内容,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实验难易程度、学生已有水平,灵活选择制定计划的形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制定计划过程中的有效作用,最终保证实验计划的严谨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实验验证数据的准确和正确。

小组合作讲效度

合作、交流作为科学学习的合作方式之一,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同时它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所必备的素质。

但在科学课堂上,我们时不时地会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中与同伴争着做实验,实验后还在玩弄实验器具,当一学生在发表意见时,所讲内容与其它同学不符时,不管话有无讲完就有很多同学举手反对或插嘴,打断了这一同学的发言,更使这位学生失去了讲下去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对其它小组的结论盲目跟从,失去自己的立场;也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置之不理。如果这样长久下去,就会使学生对小组合作、班级交流产生一种轻视、应付的消极心理,不但直接影响他们进行科学课的学习,而且不利于科学思维的发展。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小组合作前应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教师要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均衡、组员自愿与调整相结合”的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进行搭配分组,人数以前后桌4人为宜,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实验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等,小组内角色互相转换,增进生生互动。

准确把握合作契机,正确实施问题策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索教学知识,有利于小组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注重平时合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品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品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尊重、乐于倾听,有序地参与合作交流,避免出现你争我抢的局面,要让学生会听、听懂别人发言的重点和问题,并重视采纳别人的意见,达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要深入小组中,调动全体同学特别是发言机会少的同学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差、思维慢、不善言谈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达到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3.培养学生乐于赞赏的习惯。在合作交流中往往是各抒已见,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要乐于赞赏、欣赏他人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的情感,每个成员都要以小组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协作的氛围。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独立思考。相反,合作学习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小组内部,一般应按独立思考——共同讨论——检查核对——初步评价的程序开展学习,使每个学生有参与的机会,落实任务与责任,增强获得成功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合作之前,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如:先自己思考,再交流。经过思考后,每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在交流时都会碰射出耀眼的思维火花。

6.注重人际交往的训练。小组里的人际交往包括请求发言、倾听发言、评价别人的发言、互相检查等。教师在平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对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提出具体要求,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大胆对人的发言做出评价,指出别人错误的地方,对别人的想法有意见可以等别人说完后再礼貌地提出;对别人比自已说得好的地方给予赞扬。别人对你提意见时认真倾听,通过比较找到自已的不足之处,并虚心接受并改正等。

7.注重学困生的参与。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意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亦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一些优生频频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只有旁听的份。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仍然掩盖不了“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事实。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对于小组内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呢?他们也有一种获得尊重、获得表现的需要。因此小组“发言人”不应固定,要进行角色轮换,尤其要关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的,有些自卑感的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合理,更富实效。

总之,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是促进学生从发现事物的外在相似之处向发现事物内在的相似之处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相互冲撞和融合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理性处理问题的个性品质。

信息处理重信度

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出“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的课程目标。然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很多种“说谎”的行为。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实验数据记录的时候,总是有些小组记录的数据是不真实的,有些是借别人的数据有的甚至是编造出来的。又如有些学生在结论的处理上为了证明自己的某一观点,使获得的证据和得出的结论牵强附会。这样长期下去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它将影响着学生今后生活工作中正确的思维和处事方式。我们的科学课堂应充满实事求是和诚信的氛围。对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更应体现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视表格的使用。这里的表格指的是:实验记录或实验报告单。不要小看了这张表,因为它记录了孩子科学思维的轨迹,是他们研究的经历,也是我们评价孩子的科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科学记录也是学生科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证据,因为这上面如实记录孩子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记录表有一定的重要性,在引导学生记录时,也有需注意的地方:一是追求真实,即实事求是地记录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表达准确。二是把握时机,即在什么时候该动手,什么时候该动笔。三是学会筛选,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筛选,记录有价值的、值得研究和能够发挥作用的信息。四是方法多样,文字表达,画图表示,图文结合等,只要是适合学生的都可以用。

一切创造都源于实践,而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结合不可分的,当某个细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因小失大”影响整个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让探究的课堂更加深入,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才能更到位。

科学诚信的培养还体现在教师课堂上的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指导、观察、交流汇报、教师的演示实验中以及在课外指导学生探究中教师应当说实话。教师的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应当引导鼓励学生说真话。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去获得客观的、可靠的数据资料,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念;什么是不相关的事实,什么是有用的证据。只有这样,才可能从小培养好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素养。

资料收集、整理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信息时代,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要快速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分工、和多途径的信息检索。学生在收集时,要明确任务、目标,老师要给予指导,不能让收集游离于表面的累积,而是一定的思维加工。例如:在“观察、描述岩石的特点”的观察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研究任务有目的、有重点地获取信息。教师在实验前引导他们从“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的”,“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点”,“怎样描述岩石的特点”等方面入手,如: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看:形状、颜色,摸:感觉,等)全面地观察岩石;要求学生把感觉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思考观察的结果;要求学生选择恰当的词汇记录和表述等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与记录。让学生能够在任务驱动下快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多途径收集、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特别是对稍纵即逝的现象要及时地记录下来。

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之后,还需要把各种信息有效及时的加工处理,将有效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利于新知识的建构。在此,教师应着眼于三点:

首先是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思考。

其次是要重视课内指导,要教给他们处理信息的方法:①因果分析法:它是寻求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白弄清了原因,解决问题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②比较分析法:就是把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获得的不同性质的信息加以整理、归类比较,在各种信息的比较中发现重大信息,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方法,在处理信息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这样使学生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发展。

第三要设计一些信息多余的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往往并不是将信息简单加在一起直接利用,而是要确定哪些数据、哪些因素对事情有影响。像科学家做实验一样,确定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有什么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课堂上,我们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信息多余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判断并选择有用信息来解决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方法对提高自己处理信息能力帮助很大。同时还要培养排除无关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排除无关信息,找出问题关键的能力。如在《电路出故障了》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分析出故障电路,思考故障有几种可能,有什么办法把故障找出来;然后,依据电路特点,引导学生设计一种能够检验故障电路的工具,排除电路故障。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质疑,提高自己处理信息能力。

交流归纳提高度

汇报交流是学生通过体验科学过程的探究,对知识的理解进行说明、概括,也是我们评价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常常遇到学生有如下不尽人意的表现:①学生在汇报交流时,由于对发现的现象和结论不能肯定,造成表达语言不够精炼,描述不够清楚,声音不够洪亮;② 部分学生还沉浸在有趣的探究活动或自己无目的的玩耍中,没有养成倾听同学的汇报交流习惯,生成资源得不到共享;③学生倾听后质疑少,不善于对同学发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进行补充,缺乏争议和验证;④小组汇报交流单一化,往往把汇报交流落实在个别学生身上,小组合作和沟通得不到体现。

首先让学生积极参加交流,对各自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陈述各自的探究结论或实验现象与结论,交流是双向的,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基础。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 “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倾听是影响其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课堂学习效果影响极大。这里指的倾听有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话;二是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三是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只有在理解互相表达意思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得以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要注重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

在平时科学课堂中,老师要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向学生强调:听和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要让别人听明白,要善于表达;倾听是要弄懂他人讲的意思,更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老师可向学生表明:老师欣赏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学生。而且教师要明确要求:老师或者同学讲话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倾听,要搞清楚他人讲话的意思,并能够理解。小学生毕竟还小,所以很多时候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前先提一个要求:看谁听完同学的回答后能总结观察到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一定的目的,专心倾听。

不仅学生要注重倾听,教师也要注重倾听,尽量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与机会留给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总能得到或多或少、有益无益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教学来说是有价值的,只要加以改造利用,就能为改进自身的教学服务,从而促进教学的改善,使教学更有成效。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如果将“倾听”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处理好“学生倾听教师”、“教师倾听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这三种“倾听”之间的关系,就会使其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反馈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要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在科学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在探究活动中有进步的表现,哪怕是一点点,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如:“你的思维很独特,能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吗?”“你倾听得真仔细,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对这一类评价的对象——学生来说,一方面能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感受到老师确实是在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行为或听自己的发言,这样,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确 “很独特”。 学生在进行交流时,有一种强烈的渴求,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肯定,即迫切希望在发言之后得到鼓励性的评价。也就是说,要让交流有效地开展,教师要用一种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学生。

活动仅仅是提高能力、发展素质的载体,思维才是更本质的东西,缺少了思维的活动就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没有思考的实验和观察,只能是记录者,不可能获得重大发现和规律。在有一老师在教学淀粉的踪迹最后一个环节时,把淀粉放入唾液中充分摇晃后滴入碘酒,瓶中的液体不再变蓝了,这与已经建立的认知产生了矛盾,这是为什么?教师提出了不同梯度、层层递进的问题:液体的颜色变蓝了,告诉了我们什么?液体的颜色不变蓝告诉了我们什么?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通过思考发言,终于明白液体的颜色不变蓝,是唾液里的淀粉变成了另外的东西,这种东西不会使淀粉变蓝。

第三概括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新的概念。这样学生得出的知识是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后总结的知识,是他们理解的知识,是真正属于他们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