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现状

1、提问对象:(1) 教师“一言堂”。教师大量的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缺乏师生“对话式”的答问行为。(2)学生“无问题”,反映出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状。

2、 提问类型:(1)事实记忆理解类问题多,忽略应用、综合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2)组织性问题过多,多数存在口头禅式语言,如“是不是?会做吗?”,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层性。(3)问题答案统一,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4)问题散乱孤立,缺乏层次性、启发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

3、问题解决: (1)教师自问自答、无反应的解答形式多,可见无效提问较多。⑵对问题的解决中齐答和举手指定回答多,学生回答方式比较集中单一。⑶解决问题的学生范围有限,集中在约1/3学生左右,基本是较好层次的学生,相对而言,中下生没有回答机会。⑷ 解决问题只是简单地回答问题,没有获得个性化体验、生成新的学习方法和思想。

问题的提出基于上述认识与思考,我们发现课堂中教师的地位仍是坚不可催,虽有师生问答,但不少教师只以解决问题、获得既定答案为目的。教学过程成了学生揣摩教师预定答案的过程,忽视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在学习中,学生不断地产生新的学习要求与已有知识能力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问题),就是激发其积极思维的最直接因素。当学生积极探索和解决一个未知的问题过程时,也就是主动获取知识技能,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实践着采用问题导学式教学,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一定的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心智,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有三大特点:一是以问题为主线,即教学活动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展开的。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和动力,贯穿学习全过程;二是以发展为中心,即以发展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目标和任务;三是以导学为关键,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生问题。

二、导学的策略

何谓“导学”?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可见,所谓“导学”就是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托,相机诱导,引发学生去主动探索,学会学习。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导学能够获得最佳效果,是否有一些规律可循呢?

策略一:点击机要引而不发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课文快学完了,学生质疑:既然课文写的是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可为什么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而不是《美丽的西沙群岛》或者《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呢?我没有回避矛盾,也不是全盘授与,而是指点门径、引而不发,我说:是呀!我也觉得挺纳闷的!咱们还是到课文中去寻求答案吧!看看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是否可以截然分开呢?它们之间是否有什么内在联系呢?于是,他们再一次走进文本,静静地阅读,深入地思考。最后他们在语言的交锋中,在思维的碰撞里,形成了自己的感悟:如果说西沙群岛是一位女子的话,那么她既有绝世的容颜,更有旷世的才情。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如果要把它们截然分开的话,那么美丽的西沙群岛将会失去她一半的风采。美丽的不一定富饶,而富饶的就一定是美丽的。而且这种美丽是内在的,它更具价值,更具魅力,所以课文才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