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着名诗人梁上泉的诗《匠心》这样写道:

望断巴山的奇峰,才刻得一座峰峦。

望尽巴河的流水,才刻得一条河川。

常依那塞上的老松,才有风涛的实感。

久驾那浪里的飞舟,才知洪波的腾翻。

胸有跃动着活的形象,茅石就能变化万端。

为使石头都有生命,巧取花纹思绪万千。

20年来,这首诗一直成为我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认识社会、观察时代、了解人生的座右铭,也是激励我借助社会实践发展中学生作文素质的加油站。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周期短,人际关系多元化,要求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要将学生引入社会大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增长作文、做人的才干。

一、社会调查

当前,我们中学的作文教学要迅速破除“封闭式、单一型”,再不能让学生躲在教室里搜肠刮肚,异想天开,闭门造车,对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不闻不问,“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鲁迅诗句)而应搞“合作开放式、跳跃综合型”,使作文教学与社会、大自然、人生密切联系,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进行素质教育。正如前苏联着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知识的发展和加强过程纳入农村社会生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改革与发展经验;调查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和邓小平“三个面向”指导下农科教“三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育实用人才的伟大创举,及其典型学校、企业和科研部门。

回校后,教师引导学生搞专题报告会或自由命题作文。还可请上级党史、地方志、文物管理办公室同志介绍地方经济概况、传统故事、英雄业绩、文化渊源、历史沿革、名胜古迹等。使学生了解家乡、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从而焕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壮志豪情。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写出听后感想并交流、展览,出墙报。

二、公益活动

教师可以村、屯为单位划分活动小组,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或中秋节的晚上,举办篝火晚会。可请民间艺人表演拿手好戏,可请劳动模范、能手介绍勤劳致富奔小康经验体会。学生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这样做,不仅给朴实的家乡人民带来欢乐、信心,而且使学生增长了见识。

教师组织学生自愿成立社会服务组,定期到军烈属家和社会福利院擦玻璃、扫院子、掏厕所等。虽然苦点、累点,但学生们感到自己做得有价值、有意义。“劳动的欢乐、劳动的创造和发现自己的才能,这一切只有在劳动中个性得以发挥时才能实现。”(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语)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