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中,记者注意到,“鼓励研制儿童用药”被作为一项措施单独列出。意见指出,将优化审批程序,加强不良监测,鼓励儿童药物研发。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9%,新生儿高达24.4%,分别是成年人的2倍和4倍。国内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用药不良致聋。药物不良反应致死的人群中,1/3是儿童。”妇联界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郑珊提出的一组数字,让委员们唏嘘不已。

郑珊表示,在工作中她也注意到,超过75%经批准的药物未在小儿患者人群中测试,导致临床医生在为患儿提供药物时,缺乏儿科患者药物的选择、剂量、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可靠数据,由此带来了儿童用药“成人”化。

60多种明确可用于儿童且标有使用剂量的儿童用药,根本不可能满足儿童药物治疗需要,郑珊说:“儿科用药,目前只能靠医护人员的经验来分析判断。”由于受医护人员水平、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用错药、滥用药、过量或剂量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边是全国3亿0―14岁儿童的药物治疗需求,一边是仅60余种明确可用于儿童且标有使用剂量的药物品种,占比仅为1.52%,郑珊无奈地表示,相关用药信息不充分、药物剂型品种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困扰着医生们的临床用药,“把孩子看成大人的缩影,简单地以成人药量进行折合,很难保证用量的准确性。”

郑珊表示,在工作中她也注意到,超过75%经批准的药物未在小儿患者人群中测试,导致临床医生在为患儿提供药物时,缺乏儿科患者药物的选择、剂量、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可靠数据,由此带来了儿童用药“成人”化。

60多种明确可用于儿童且标有使用剂量的儿童用药,根本不可能满足儿童药物治疗需要,郑珊说:“儿科用药,目前只能靠医护人员的经验来分析判断。”由于受医护人员水平、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用错药、滥用药、过量或剂量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郑珊建议,在儿童药物研发上,需要从税收、专利、市场和研究资助等方面给予药企优惠措施;引导、支持制药企业加大对儿童专用药品的研发力度。她建议,对于价廉的、临床必需又不可替代的儿童药品实行政府补贴,在政府最高限价和招标采购中对儿童用药给予政策倾斜,以调动药企积极性。同时,尽快出台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关注儿童人群用药,遴选适宜的儿童剂型和规格,实施儿童基本药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