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力衰竭简介:

通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的定义是病理生理概念,即心力衰竭为心功能障碍,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临床上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一个综合征,由4部分组成:心功能障碍,运动耐力减低,肺、体循环充血,以及后期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是构成心力衰竭的必备条件,其他三部分是心功能不全代偿机制的临床表现。

部位:胸部

科室:小儿科

症状:脉搏快而弱、下肢弥漫性水肿、脉搏快而弱、下肢弥漫性水肿、脉压缩小、肝肿大、腹痛、呼吸异常、心律失常、高钠血症、肺栓塞

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I)、 心电图、胸部B超 、胸部平片、浆膜腔积液蛋白、心排血量(CO)

相关疾病: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小儿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 小儿亚硝酸盐中毒、小儿纵隔压迫综合征、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心力衰竭原因:

一、发病原因

诊断心力衰竭,首先应明确病因。心力衰竭在胎儿期即可发生,婴儿期较儿童期多见。

1.婴儿期

婴儿期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见有室间隔缺损、完全性大血管转位、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及心内膜垫缺损。出生后即发生心力衰竭者以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最常见。心肌炎、重症肺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婴儿期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近年川崎病发病数增多,为婴幼儿心力衰竭病因之一。

2.儿童期

(1)常见病因:4岁以后儿童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主要为风湿热及心肌病。风湿热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变有二

①急性心肌炎或心脏炎。

②遗留的慢性瓣膜病。

在小儿时期以前者为主。心肌炎如病毒性心肌炎、白喉性心肌炎及急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心肌炎常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贫血及维生素B1缺乏症等疾病,因影响心肌功能,可引起心力衰竭。克山病为我国地方性心肌病,可于儿童期发病,2岁以前很少见,为流行地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多见于海拔3000m及以上的高原地区,初步认为高原低氧性毛细血管前肺小动脉收缩所致血管阻力增高是本病的发病原因。在青海高原,小儿患病率为 0.96%,较成人为高。移居人群第1~3代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世居人群,尤以汉族对缺氧较敏感,到海拔2800m以上即有发病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负荷过重。

西藏及青海省(1964)291例临床报告,冬春季发病较高,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早期临床表现为夜间哭闹、气急和口周青紫。三尖瓣区出现持续存在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并逐渐增强,肺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杂音者病情均较重,继之出现以右心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X线检查可见肺动脉段膨隆,右心室增大及肺纹理增多。心电图呈右心室肥厚或双侧心室肥厚。呼吸道感染常为发病诱因。死亡主要原因为心力衰竭。此外,急速进入高原地区,可发生急性高原性肺水肿。起病急骤,经吸氧、镇静、利尿及静脉输注氨茶碱等治疗,可完全恢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