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是幼儿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桥梁。自选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机会与条件。

一、自由、自主的活动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

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一些幼儿不愿意上幼儿园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对幼儿限制过多、过死。活动室就像小学一样摆满了桌椅,留给孩子的空间很小,幼儿每天玩什么游戏玩什么玩具要有老师指定、分配,幼儿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服从。为了扭转这一状况,我们做了以下尝试:(1)为幼儿创设较宽敞的空间。我们把室内的桌子搬到活动区一部分,平时根据活动的需要由幼儿摆放桌椅位置,多数是分组坐的形式,以便于幼儿间自由、广泛的交往。(2)合理安排活动区的位置,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如阳台、楼道、睡眠室等。(3)活动区内玩具材料的拜访,便于幼儿摆放和整理。如:我们把玩具柜分放到各活动区,玩具柜内贴有标记,每次游戏后,幼儿自己将玩具、材料按累及标记收放好。到了大班,师生共同商议玩具的摆放及活动区的规则。这样可以促进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增强自主性。

每天来园后,除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外,其余时间就可以在活动室内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区。由于活动区的材料是老师根据教育目标和不同水平的幼儿发展需要投放的,所以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满足和成功感,情绪是轻松愉快的。3年来,我班幼儿的出勤率是全园榜首。孩子们向家长提出的要求是:“早点送,晚点接。”

二、在自选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形象。

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是幼儿自信心的源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形象的认识,大多数是从别人的态度中体会到的。”在幼儿园,教师对每个幼儿的态度和关怀至关重要。这就好比一面镜子,如果教师对某个幼儿感到可有可无,这个幼儿就会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因为每个幼儿都需要教师和周围的伙伴来注意他。活动区的自选游戏恰为教师提供了教师与幼儿交往的机会。

李丽小朋友个性较强,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总是用一些不良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幼儿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引导。我观察她喜欢玩棋,但又不会玩,所以无端的与别人发脾气。于是我主动与她下棋,她情绪也逐渐转变过来了。每天游戏时,她总来约我和她一起玩。小朋友也转变了对她的看法。她在其他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大班的时候,我班转来一名女孩。她是一个特殊的幼儿。由于她心脏做过大手术,大脑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说话语无伦次,精神较兴奋,情绪不稳定,手眼不协调。她总是带着一种不服气的眼光、神态,去挑逗他人,给别人捣乱,经常把玩具扔一地,乱摆乱放,使正常的游戏活动受到干扰。对于这样一个幼儿,我注重在活动区与她自然交谈,最初她带着怀疑的口气问我:“老师 ,你为什么和我玩呀?”我说“老师喜欢你呀!”她突然大笑起来,嘴里唠叨着喜欢我,孩子的话道出了她的自卑心理,从这些话里我理解了她对大家发脾气的原因了,她的心理失了平衡。这时多么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啊!为了消除她心中的自卑,我主动与她交朋友,以爱心来待她。在游戏中我带她看小朋友怎么玩,怎么收拾玩具,由于她控制能力差,所以对老师讲过的要求,一会就忘了,于是在每天的游戏中我总是以角色的身份向它提出要求。例如:在幼儿园游戏中,我扮演她的妈妈,并利用送她上幼儿园的机会,强化她使用礼貌用语,并引导她与周围的小朋友都要有礼貌,由于她的情绪是处在积极状态,所以很容易接受老师的要求,她的情绪逐渐稳定了,而且也能心平气和的与别人讲话了,走起路来也显得平稳了,这个小朋友的小肌肉发展得不好,于是我引导她多参加手工操作、绘画等活动,并根据它自身的水平提供一些材料,她感到了老师很爱她,因此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并在游戏中逐渐克服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尤其是她的绘画能力提高很快。

总之,自选游戏不仅促进了个别幼儿自信心的形成,而且增加了老师对幼儿个性的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进每个幼儿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