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研究表明,成人对孩子说的话不同于对成人说话,通常称之为“儿向语言”或“妈妈语”。它的主要特点是:简单,夸大。如声调较慢,较夸张,且重复多;实词多虚词少,修饰词少,代词少;句子较短,简单句多,复杂句少,陈述句少,疑问句、祈使句多,句子多指向当前的事物等等。一般认为,儿向语言的这些特点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如加强孩子的注意,帮助孩子识别语音,使孩子能很好地分解句子的单位,可能有助于孩子获得相应的语法。

在婴儿阶段,母亲的儿向语言显得特别重要。它有助于促进和保持婴儿的注意,调节婴儿的唤醒水平,沟通母亲与婴儿的情感,促进婴儿的联想学习和信息加工。到孩子2岁半以后,这些特点就不明显了。研究表明,婴儿对母亲的声音类型特别敏感。

有的母亲儿向语言特点明显,她们的孩子语言进步较快;而有些母亲儿向语言特点不明显,对孩子的说话过于正规,句子较长,词汇过于抽象,使孩子难于理解或不知所云,因此对妈妈的话根本不予注意。这些孩子的语言发展就比较慢。研究表明,刚刚超过孩子自己语言水平的话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重要的不是对孩子说了多少话,而是说了多少孩子能理解的话。

但与母亲相比,父亲往往忽视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父亲经常使用较正规的词汇,容易沉浸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如父亲对8个月大的孩子说:“今天你太过分了。”而母亲可能会说:“宝宝今天很不乖。”不过,母亲的儿向语言与父亲的非儿向语言可能恰好构成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双重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孩子既可以通过母亲的语言来理解,又可以从父亲的语言中学习新的词汇等。

不过,孩子与父母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系统。父母对孩子讲话时用什麽样的词汇和语气会受孩子理解能力的影响。一般来说,父母总是不断地裁减自己的话语,使孩子在自己的语言水平上能理解父母的话。当孩子出现不理解时,父母会修正自己的话;如果孩子理解了,父母就会讲更复杂的话。因此,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讲话部分地取决于孩子的反应,孩子是积极的参与者,所以,语言能力发展较快的孩子无形中会让父母高估其能力,容易以接近成人的方式与其交流,因此孩子也容易变得早熟。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成熟程度与母亲的语言特点有一定的关联。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