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了买玩具或是零食,偷拿家里的钱,家长该怎样处理,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是很多家长都面临过的问题。

近日,有位网友“龙门天下”在网上求助,因为孩子偷了钱去买玩具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孩子。

据这位介绍,儿子想要买一个机器人,并告诉她价格是90元。考虑到家里已经有三五个类似的玩具了,拒绝了儿子。本以为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3天后,发现自己的钱包里少了100元钱,随后又在儿子的口袋里发现了10元钱。讯问后,儿子承认拿了钱。但事情过去好几天了,她一直没有和儿子谈话,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子谈,说重了怕吓着孩子,说轻了又怕孩子认识不到危害,根本不放在心上。

该网友还说,她在小区遇到了一个同样情况的母子,母亲在商店里大吵,职责商家说孩子偷了家里的钱,不该卖玩具给孩子。由于该网友和那位母亲认识,当时就上前劝她不要在公众场合说孩子的错误,会让孩子难为情。但这位母亲却冲着孩子喊:“他都好意思偷钱,我为什么要给他瞒着”。孩子在一边低着头不敢说话。

经历这件事以后,那个孩子再见到她时,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礼貌地喊阿姨打招呼了,而是低下头绕行,躲着她走,就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亏心事一样。看到那个孩子这种表现,这位网友就更不知道该怎么跟自己的孩子沟通他偷拿钱的事情了。

专家说法:

广州市武警总医院急诊科心理门诊医生史宇说:小孩子年纪小,还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不会意识到拿爸爸妈妈的钱就是“偷”。不会觉得这是严重地违反道德、违反规则的事情。孩子之所以会有偷拿家长的钱的行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喜欢挑战,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表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尝试做一些原来自己做不了的事,尤其是会故意地去挑战父母,有的可能是好事,有的事就是不能做的。对于孩子做得对的,父母可以给予一定的言语或者是物质的奖励,但像偷拿财物这样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严厉地惩罚,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让孩子误以为拿父母的钱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否则孩子会有迁移,觉得拿父母的前没问题,那么拿别人的钱也没有问题。要让孩子认识到,做这样的事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资深青少年心理专家和家庭教育专家王秋英说:

遇到孩子偷父母的钱这种问题,首先要分析,孩子偷拿钱的原因是什么,很有可能是孩子的生活出现了问题。比如,孩子拿钱是去打游戏了还是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是孩子有很大的金钱的需求,很可能是孩子的生活出现了问题。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家长和孩子应该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并教育孩子,让其知道偷拿钱是不应该的,但这种教育要严格但是不能羞辱。另外,王秋英还提醒家长,尽量把钱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律师:

对此,广东汉章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锋表示,10岁以下的儿童属于无行为能力人,如果儿童花费大额金钱去购物,家长可以要求商家退钱。

如果10岁以上的儿童去购物,如何划分法律责任就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如果对于看上去年龄就很小的,商家也有关注和审查的义务。不应该给儿童售卖价格昂贵或者不符合儿童认知和年龄阶段的商品。

相关案例

●母亲疑儿偷钱将其打死

据报道,今年4月,四川广元市苍溪县一母亲,因怀疑11岁的亮亮(化名)偷了家里的100元钱,对其进行了2个小时的殴打,最终致其死亡。

●孩子偷拿钱被罚跪

据报道,今年2月,11岁男童明明(化名)趁父母不在家,偷了家中的170元钱,买了一部小型游戏机和零食。父亲得知后,狠揍了儿子,并让其在街上端着写有“我偷大人的钱”的牌子示众。

不少网友认为,这种方式伤害孩子自尊,容易扭曲孩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