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质量为学校发展生命线"的认识已深入于学校,当前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质量观,确立“师生互动,关注过程,立足反馈,及时矫正”的教学观。聚焦课堂教学,规范基本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主要落实到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目标、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目标,大家都已清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仍缺乏有效的措施或载体,目标、过程和结果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在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越来越取决于对三维目标的整体把握。因此,各中小学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学科核心教育价值,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教育价值,由此准确定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学目标要强调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要回应教学目标。“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关注过程”的师生关系和课堂“生成性”现象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教师确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才会很好地利用学生“生成性”资源。从某种程度说,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取决于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要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学校比较关注教学常规的某些环节,比如备课、上课,而对作业练习、个别辅导等环节重视不够,从而导致紧密连接的教学环节脱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系统性,实现教学基本环节的连贯和畅通。要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尤其要关注课堂教学工作的全程性、全员性和全面性,注意总结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研究和分析主要问题与矛盾,规范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测试等常规环节,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第三,要重视评价与考试的有效性。目前,考试中层层拔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区级统考难于市级统考,学校考试难于区级统考。在同一课程标准要求下,各级的考题难度相差很大,这是一种误导。在这里,我要重申,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制订科学的学习评价标准,不得随意拔高考核和考试要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注意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纵向发展,淡化横向比较,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语文教材决不只是字词的排列组合,它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我们在备课时也都制订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但是在我们的教学真的把这些目标都落实了吗?尤其是情感目标,学生真的就能理解到文章中的情感吗?真的就能体会到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感吗?如果他们不能体会,老师该做些什么呢?

有时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但却是一种体会情感的方法和眼光,一种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背影》的教学在不经意中就遵循了这个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语 文老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语文老师,在教知识的同时,我也开始思考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在课堂中做到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知识、价值、情感的高度统一。这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将努力的方向。

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特点呢?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 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