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这里我就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 认清原有学习方式的弊利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一是靠书本,二是靠实践。书本知识是人类的间接经验,实践可以获取直接经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了“应试”,学习的方式就是以书本为主,一提起“学习”,就是 “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更是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要特征,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活动几乎没有。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材,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上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没法获得直接体验。

原有的接受式学习是不是全不对呢,也不能机械的一概否定,其优点也应继承与发扬。如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觉悟。在一定条件下,言语接受学习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善于抓住主客观条件,把接受式学习变为有意义的学习。

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追求外表形式的变化。忽视学习方式的本质,放弃传统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把“满堂灌”变成表面标签式的合作、探究活动化教学后,反而成了“满堂乱”,把旧有的比较“扎实”的教学,被大“杂烩”的虚假合作、讨论活动所替代,转变学习方式成了空话,不会踩到点子上。只有辩证思考,认清学习方式的利弊,学习方式的变革才能成为可能。

二、 理清转变学习方式的路径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把过去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主要路径有四个方面:一是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实践活动。新课程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各科教学中也安排了学科综合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三是计算机环境。计算机是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外储式的学习化社会电脑、网络技术等已成为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学习活动。四是小课题研究和长作业。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搞些感兴趣的小课题,自主的、合作的、创造性的去完成。长作业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合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去完成,这段时间可以是几周或者是几个月,长作业是课题学习在课外的延伸。以上四个路径都不是教师的教所能完成的,是学生自己去实际参与,主动实践,积极探索,获取体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