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也叫精神卫生,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人的心理活动器官——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全和精神活动的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维持和提高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对各种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的防御能力,从而达到全民族的身心素质的提高。

儿童期是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心理发育和个性形成的时期。因此,儿童心理卫生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和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研究在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和家庭及社会的良好影响下,通过有益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可从儿童精神疾患及心理社会发育障碍的现状及性质得到说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3至15岁的儿童的精神发病率达5~15%。北京某区调查表明:学龄前儿童有行为障碍者,包括学习困难者,达2.6~5.6%;有神经障碍者,包括遗尿症、睡眠障碍,达2.2~4.3%;二者混合者达4.3~8.4%。南京1981年调查表明:学前儿童有心理成熟问题者如遗尿症、吮指甲等占17%,有违反社会行为者,如懒散等占17.6%,有性格障碍者如易发脾气、情绪不稳、侵犯性等占40.9%,过分依赖者占24.9%。国外学者对5~15岁精神异常儿童随访3年,发现有25%症状未改善,13%症状加剧。儿童精神健康有问题的比例是如此之高,且常比较固定,不易纠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呼吁大家共同抓好儿童的心理卫生,防患于未然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