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品格:我爱爸爸

花瓣儿风车

区域活动:我的手印

洪恩儿歌

数学:大街上

美术:小鸡和汽球

主题:品格《我爱爸爸》

目标:理解爸爸和孩子间的父子情

孩子如何去爱爸爸,尊重爸爸。

准备:爸爸和孩子的合影一张、课本

过程:

1、讲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故事

2、爸爸为孩子付出了多少,爸爸的爱是无私的。

3、孩子如何去爱爸爸,从哪方面能表现出来。

主题:花瓣儿风车

目标:懂得借助工具能使麦子变成面粉,并知道许多食品都是由面粉制作而成的。

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准备:小石磨一台,面粉一袋。

布置一个食品品尝会,有饼干、馒头、面包等面粉制成的食物,供幼儿品尝。

挂图第3号也。瓦遽;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0页。

过程:欣赏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蚂蚁想让麦子变成什么?

——为什么妈妈说要让他们先变成白白的、细细的?白白的细细的是什么呢?

——怎么样才能让麦子变成面粉呢?

——小蚂蚁想了什么办法让石磨飞快地转起来了?

——借助风车和石磨,麦子可以变成面粉,面粉可以变出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理解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评议描述麦子变食品的过程。

——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面粉做的吗?

面粉食品品尝会

——引导幼儿品尝一些面粉食品,并自由说说这些食品的颜色、形状、味道。

——说说这些食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幼儿观看石磨磨麦子的过程,如没有麦子可用糯米替代。让幼儿亲眼看到从颗粒状到细末状的变化过程。

在区角活动中可投放石磨、糯米、小米等材料,让幼儿学习操作。

主题:我的手印

目标:让幼儿认识手的形状及它的重要性

准备:油画棒、美术本

过程:

1、把手掌打开,在画画本上画出五个手指印

2、分别给自己的手印涂上漂亮的颜色

3、玩小手游戏

主题:走在大街上

目标:认识街上常见的交通标志

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准备:幼儿人手一张纸、一支笔

过程:看警察叔叔怎样指挥交通。

——车辆和行人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询问警察叔叔,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学一学警察叔叔指挥的动作。如:全部车辆停止,左方来车停车,左方来车通行,右方来车通行等。

采访路人。

____哪些动作是危险动作?(跨越护栏、行人走在车道上、自行车带人在马路上打闹等)

——小朋友在街上行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跟着成人走,戴黄色帽子等)。

街上的标志

——找一找街上的标志

——看见不认识的标志,怎么办?(询问警察或同伴间相互交流)

——回园画一画看到的标志。

建议:标志是规则的外显表达,规则是标志的内在依据。学习标志是为了借助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来了解规则。只有了解规则、遵守规则,社会生活才会正常、有序。日常活动中处处有规则,教师可以创造性地生成各种活动。

如有可能可请警察叔叔到幼儿园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采访,这样更具真实性。

了解警察的职业特点,是为了扩展到向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表达谢意。

上午

第一节 《我爱老师》——品格

第二节 《神奇的小火车》——主题

第三节 《谁的位置动了》——操作

第四节 《这个家庭叫中华》——洪恩

下午

第一节 《花样操》——律动

第二节 《大街上》——教学

第三节 《小鸡出壳》——美术

上午

第一节 《我爱老师》——品格

第二节 《神奇的小火车》——主题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并愿意通过图画、游戏等形式表达。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片——蓝色小火车(根据上课幼儿人数决定车厢的节数)。

2.图片:小桃核儿、桃子、鸡蛋、小鸡、一群排队的小青虫、小蝴蝶、小男孩、大胡子叔叔。

3.大小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观察神奇的小火车,激发幼儿兴趣。

观察背景图片“小火车”,引导幼儿:“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你们猜猜看,这列火车有什么神奇的本领?”(会开,会把我们带到如城去;会装人。)

“到底有什么本领呢?”老师演示“小桃核儿”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孩子们非常好奇地盯着。)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来乘坐火车。它们上车前和下车后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听故事,了解小火车的神奇本领。

(1)老师讲故事,从“神奇的小火车”至“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边讲边在火车上演示故事内容——小桃核儿变成桃子,鸡蛋变小鸡。在讲到“猜猜看,下车的鸡蛋会是什么(小鸡)呢?”时老师稍加停顿,让幼儿有回答的时间,又不影响故事的连续性。

(2)老师同时出示小青虫和小男孩。问“还有(停顿)……要上车。猜猜看,他们下车时会变成什么呢?”(大青虫、蝴蝶,大人、爸爸——大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变化规律,能轻松地回答了。)

老师接着讲故事至“我还没当够呢”。

“小男孩不愿意做大胡子叔叔,你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男孩呢?”(“倒着开呗!”

假如你是小男孩,你会哭吗?(会、不会。)为什么?(做大人可以开车,可以花钱,可以管人:做孩子可以玩。吃好吃的东西等。)

讲故事至结束。

(3)“这真是一列神奇的火车,你想不想坐坐?如果你上去会变成什么呢?”(小女孩大多数说会变成阿姨、妈妈,小男孩大多数说会变成叔叔、爸爸、爷爷。考考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问:“朱老师上车后会变成谁?”“奶奶”.又问:“如果我上车后倒着开会变成什么呢?”“小姑娘”。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火车的神奇变化是否完全了解。)

3.通过想象拓展故事内容,用绘画和游戏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变化。

(1)这儿还有许多车厢都空着呢,想想还有谁会坐上小火车?小火车又会把他变成什么呢?(请2—5个小朋友回答,给孩子,一些启发。)

幼儿将想像的东西画下来,插到火车上。(注意观察孩子的作品,并同时与她们简单交流,以便在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讲述。)

请幼儿讲述画的内容。(木头变房子、种子变花、布变衣服等。)

(2)游戏:开火车。

老师做火车头,邀请幼儿做乘客。要求幼儿想好自己扮演的角色。老师问:“你是谁?”幼儿回答后乘车游戏,下车时表演出变化后的角色。(这个环节旨在让她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

老师带着幼儿开火车到室外自然结束。

第三节 《谁的位置动了》——操作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会向左和右移动。

2、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在竞赛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巩固对左右的认识。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根绿色的扭扭棒(事先编成圆环套在右手上)

活动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毛、眼睛、耳朵、鼻孔、腿、脚等。)

(二)游戏中辨别左右。

游戏:看谁做得对。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摸右耳”、“举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头,右手叉腰“等。

(三)以竞赛的形式巩固对左右的认识。

分三组进行,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右两边各有什么物体

(四)感知站的方向变了,左右边的方向也变了。

1、请一组6个幼儿排成一排,说说***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五)结束:请幼儿举起右手跟老师再见!

第四节 《这个家庭叫中华》——洪恩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图画,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并大胆进行讲述。

2、 帮助幼儿认识国旗和国徽,熟悉国歌曲调。知道国旗、国徽和国歌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3、 通过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教材、大书、DVD。

2、 国歌录音、国旗和国徽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