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又开始尝试换一种思路来教学《沉和浮》单元。

一、教师层面:读懂教材,反思教学经历

(一)剖析教材,理解教材内涵

教科版小学科学《沉和浮》单元教材一共8课内容,教材本着难度逐渐加深、思维层层推进来安排这三大块教学:观察沉浮现象→研究沉浮规律→探索沉浮原因。

对物体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有两条主线:

1、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解释:浮力>重力,上浮;浮力<重力,下沉;浮力=重力,漂浮或悬浮。

2、用密度的概念(同体积的重量比较)来解释:物体重量>同体积的液体重量,下沉;物体重量<同体积的液体重量,上浮。

在小学教材中编排的《沉和浮》单元都不涉及“密度”概念的教学内容。几轮教学下来,每次牵涉到浮力概念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接触了与沉浮相关的课外知识,学生总会提及“密度”这一概念,因为教材不作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避开这个概念。正因为“密度”概念的缺失,学生对沉浮规律的理解显得单薄肤浅,甚至部分学生在完成本单元学习后,他们对沉浮的认识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仍然停留在以轻重等物体的单一属性来判断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

(二)反思教学,缺乏知识间逻辑联系

对于《沉和浮》单元的教学,我们一直按照教材的编排循规蹈矩地执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教学,而每每教到这一单元都令人生畏,整个单元教下来,学生被搞得似乎云里雾里。

本单元的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开始。首先涉及到的是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再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认识过程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也就是对学生前概念的一次有目的的挖掘和呈现。再次,教材安排研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我们通过切割白萝卜和橡皮来同时改变它重量和体积,通过研究发现原来在水中是浮的白萝卜,减少它的重量和体积后在水中仍旧是浮,橡皮的研究也是如此。又对回形针和木块进行了同时增加体积和重量的研究,结果还是没有变物体本来的沉浮状态。这样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重量和体积无关,为进一步研究沉浮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埋下了伏笔。这样的编排,是建立在学生对沉浮现象前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