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生于公元344年,卒于386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的父亲,就是东晋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母亲郗氏,是太尉郗鉴的女儿。王献之初以才封主簿、秘书郎,后为卫将军,长史,拜建威将军、吴兴太守,至中书令。死后,追赠侍中、光禄大夫、太宰,谥日宪。

王献之出身于诗书墨香之家,三四岁时,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赋,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父母很是喜欢。

由于父亲王羲之是东晋很有名气的大书法家,他常以此引以为豪。每当父亲伏案挥笔写字时,他都要站在旁边看。不久,他便看出了点门道,还常常对父亲的字评头论足,如哪一撇有劲、哪一点恰到好处等等。天长日久,他渐渐对书法也产生了兴趣,但怕别人讥笑,常常私下里模仿父亲写字。

有一天,他正在自己的房间关门偷练,忽然听到嘭嘭的敲门声,急忙将笔墨纸砚藏起,又将书本拿出放在桌子上,摆出一副读书的架式后,才去开门。

待他开门一看,原来是父亲来检查他的功课的。可是,当他将父亲让到屋内,将书本递给父亲,准备接受检查的时候,父亲却笑着把书本放到桌子上,对他说:“别给我打马虎眼了,快拿出你写的字来吧!”

王献之瞪着小眼睛说:“我并没写字呀!”

父亲见他不认账,起身在他的床下翻了出来说:“这是什么?”

王献之傻了眼,只好红着脸说:“并非我要欺骗父亲,实因我刚刚学写字,不像样子,怕别人说我好高鹜远,才私下练习,待练好了,再让您看也不迟!”

王羲之把儿子写的字放在桌子上一看,见已有模样,有的字还写得相当不错,于是高兴地说:“不要说了,这是父亲的过错,没有主动教你。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有成绩了。不过,你未经指点,就能写成这个样子,也真难能可贵了!”

从此,王献之就正式跟着父亲学写字了。有了父亲的指点,他的字进步很快。

于是,王献之“一点知不足”的故事便发生了。

有一天,王羲之来到儿子的书房,见献之正专心致志地练字,没有发现他,就悄手蹑脚地来到儿子身后,突然伸过手去,用力去拔献之手中握着的笔,竟没有拔动。王献之回头一看,见是父亲,急忙放下笔来,刚要和父亲说话,只见父亲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事后,王羲之曾对妻子说:“献之练字如此认真刻苦,用不了几年,就可以赶上我了!”

妻子说:“我也看到他近日进步很快,不过,还得严格要求,可不要过分地宠他!”

王羲之则说:“‘响鼓不用重锤敲’。献之聪明懂事,我相信他自己会管住自己的。”

不料,王献之正巧路过父母的房间,把话全听了去,心中自然欢喜。他回到房中,把自己写的字和父亲写的字全都拿出来比较。他比来比去,越比越感到和父亲的字差不多,于是便飘飘然起来。

有几次,母亲到书房检查他写字,总是看到他拿着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相比较,很少看到他再练字,便责备他说:“老比有什么用,和你父亲相比,还差得远着呢!字不是比出来的,是练出来的。”

王献之听了母亲的责备,心中虽然不服气,但也不敢还口,只好耐着性子练下去。然而,其刻苦性却大不如从前了。

这一日,王献之在房中耐着性子写字,当写到一个“鹅”字时,其中“我”旁边的一个点没有点,正巧有人叫他,便放下笔,急急忙忙地出去了。正在这时,王羲之来到儿子房间,看到儿子的字写得比以前又有进步,心中非常高兴。可是,高兴之余,忽然发现“鹅”字上少了一点,便顺手拿起笔来,点了上去,笑着说了句: “这孩子太粗心了!”然后便走了出去。

王献之办完事回来,正要补上那一点,却见已经写上了。他料到这是父亲来过了。他自以为今天字写得不错,想证实一下自己的字到底和父亲写的像不像,便拿了这篇字让母亲去看。

母亲拿过儿子写的字仔细看了看,笑着说:“你写的这篇字的确进步很大,但和你父亲的字相比,仍然差得很远。”然后,她用手指着王羲之补上去的那一点对儿子说:“我看你这一篇字,有成千上百个笔画,却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写的!”

王献之听了,惊得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便把实情说给了母亲。母亲这次没有责备他,只是微微一笑了事。

王献之从这一点中,看到了母亲那不凡的眼力,更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他终于心服口服了。从这次后,他再也不敢自我陶醉了,而是下决心苦练起来。他终于练出了自己的风格。

王献之终于成了一名大书法家,人们常常把他和王羲之并称为“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