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是耳朵的“多事之秋”,诸多因素都可影响婴幼儿的听力。然而听力敏锐,是发挥智力潜能的要素。了解孩子对听力的感受,了解一些可能引起孩子听觉损害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成人与孩子对家庭噪音的感受不同 
 噪音是一种环境污染,目前家庭小环境的噪音也开始引起重视,因为这是宝宝每天生活的环境,其危害更大。请习惯用轻声细语对孩子讲话,那种提高嗓门、带高亢尾音的喊话,其噪音指数超过100分贝;给小宝宝选择玩具时,不选听着闹得慌的发响玩具,否则,整天在宝宝的耳边吱吱地响,宝宝想走不会走,想捂耳朵不会捂,音响、电视,大人听着够劲儿,对宝宝来说已是震耳欲聋。把发响的电器移出宝宝的居室,想法设法给宝宝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 
 
 2、用药不当引起耳毒性药物致聋 
 “是药七分毒”。在给小儿用药时要警惕“耳毒性药物”对听觉感受器的损害。耳毒性药物,一般是指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庆大霉素”是应该慎之又慎的一种抗菌素。据统计,10个因耳毒性药物致聋的宝宝,有8个是因为用了“庆大霉素”。 
 因此,虽说,开处方的是医生,但父母也需要把关。 
    首先,如果若家族中已经有人因药物致聋,说明这个家族很可能具有对耳毒性药物的“敏感基因”。父母带孩子看病,要把“家族史”告诉医生,以便医生慎选药物。 
 其次,千万不要“有病乱投医”,从小医院换到大医院,重复用药。若短时间内,应用了多种“耳毒性药物”,对内耳听觉感受器的损害犹如“火上浇油”。如果有必要换医院,要在就诊时告诉医生,曾用过什么药。 
 另外,耳毒性药物对内耳的损害,早期可表现为耳鸣。另外有口唇发麻的现象。如果孩子白天显得烦躁,夜间睡眠不安,很可能是药物的毒性产生耳鸣造成的。有的孩子说“嘴疼”,又不见长口疮,很可能是口唇发麻。父母在孩子用药期间,要关注孩子的反应,并及时告诉医生,以决定是否停药。 
 
 3、中耳炎,婴幼儿的常见病 
 婴幼儿的咽鼓管短,管腔宽,走向平直,鼻咽部的细菌容易窜入中耳或造成咽鼓管发炎堵塞,造成了婴幼儿容易得中耳炎。如细菌侵入内耳或颅内,不仅听力大受影响,还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是很危险的。 
 为了预防中耳炎,在生活护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哺乳的方法――如果婴儿平躺着吃奶,一旦呛着,乳汁很容易呛入咽鼓管。给宝宝喂奶,要让宝宝头高脚低呈半坐位。喂完,给宝宝拍拍背,减少呛奶和漾奶。漾奶时,乳汁倒流入口腔,也可能流入咽鼓管。同时要注意护理婴儿不要让漾出的奶或吐物进入耳内,喂完奶后竖着抑起来轻拍婴儿背部使打嗝,排出胃内空气、抱一会再放下躺卧,容易吐奶的婴儿最好侧卧一会,或守望一会再离开。 
 教会孩子擤鼻涕――孩子大点了,要学会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轻轻地擤完一个鼻孔,再擤另一个。全捂住,使劲擤,容易把鼻咽部的脏东西挤入咽鼓管。 
 别给孩子掏耳朵――外耳道腺体的分泌物叫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可粘住进入外耳道的细菌,起着“清洁工”的作用,耵聍干了,一般可以自行脱落。有些父母常给孩子掏耳屎,以求外耳道“干净”,掏耳朵时万一孩子的头动了,或掏得太深,很可能伤及鼓膜,脏东西从鼓膜破损处进入中耳,就可引起中耳炎。另外,外耳道里进去小昆虫,或孩子自己把异物塞进耳朵里,要带孩子去医院取异物,家里没有合适的照明和取异物的工具,父母也不掌握取异物的技巧,很可能掏出娄子来。 
 早发现异常,早就医――患化脓性中耳炎,孩子会发烧,因为耳疼而烦躁和睡眠不安。鼓膜已破,可有脓流出。另一种中耳炎,不发烧,耳朵也不流脓,只是听力下降,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无论用滴耳药或内服药,一定要坚持到彻底痊愈。无论哪种,早治、彻底治,才能康复。 
 
 4、做个“知音”的父母 
 从宝宝出生起,就要关注宝宝听觉发育状况,并作个记录,以便早期发现孩子听力异常。 
 听力异常的孩子,随着月龄增长对声响会发出不同的反应。0-3个月,突发的声音能使宝宝一怔,或从睡眠中惊醒、由安静变哭闹。4-6个月,会转头寻找声源,7-12个月,能模仿叫他的声音,会按简单的指令行动,如听到“再见”就摆摆手。二三岁就已经会说不少话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父母错误地把因聋而致的语言不正常视为“贵人语迟”,因此失去了早期干预的宝贵时机。 
 除了对宝宝的听力进行动态的观察外,遇到高烧、患传染病、患中耳炎等疾病,更要关注孩子的听力有无变化(比如,爱打岔、听不见耳语声等)。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